大電池長續(xù)航力作 華碩 飛馬5000評測
華碩的此前的飛馬系列機型定位千元機級別,并且憑借著其高性價比獲得了一定的成功。當手機的娛樂屬性越來越強,手機的續(xù)航時間就變得尤為重要,再高的配置,續(xù)航時間太短,也終究無法帶來優(yōu)秀的使用體驗。所以華碩繼之前的電神5000后,再度推出了這款同樣擁有一塊5000mAh大容量電池的飛馬5000。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款新機在性能、續(xù)航方面的表現(xiàn)又如何。
▼華碩 飛馬5000主要參數(shù):
外觀
不同于之前的飛馬2 Plus,飛馬5000采用了不可拆卸后蓋的設計,邊框和背殼也因為采用了噴砂工藝多了一絲金屬的質(zhì)感。并且雖然同樣擁有一塊5000mAh大容量的電池,飛馬5000相比之前的電神5000輕了23g,使整個手機拿在手里的感覺更為適中。
機身正面,華碩 飛馬5000采用了一塊5.5英寸的1080p分辨率IPS屏幕,其像素密度達到了401ppi,屏占比為70.42%,顯示效果比較出色,5.5英寸屏幕尺寸的選取也在保證了視覺體驗的同時兼顧了單手操作的舒適性。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在正面下方加入了華碩的Logo,讓手機多了一層“下巴”,但我們仔細看也會發(fā)現(xiàn)面板上的楞格裝飾,細節(jié)處給人帶來不經(jīng)意間的驚喜。
該機采用了一枚5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F(xiàn)/2.0大光圈,LED呼吸燈隱藏在前面板內(nèi),在不影響功能的情況下增加了前面板的整潔度和美觀性。聽筒也采用了網(wǎng)格設計,使其能夠在日常使用中更不容易積灰。
底部雖說擁有品牌Logo,但搭配楞格裝飾,顏值不俗。此外該機采用安卓虛擬按鍵,以此避免了更多的占用屏幕空間,減少了屏占比的損失。
背部設計也相當出彩,弧度設計使單手握持時機身更為貼合手掌。背殼觸感柔滑溫潤,采用噴砂工藝,為整個機身帶來了金屬版的質(zhì)感。且本次飛馬5000并沒有采用可拆卸式后蓋設計,后蓋與機身完整度更高、密封性更好。
后置攝像頭1300萬像素,F(xiàn)/2.0光圈。其右側(cè)為降噪麥克風及一枚LED補光燈,下方為華碩Logo。整個機身背部除此之外再無多余的設計,整體來看非常簡潔。
按鍵方面,該機的電源鍵和音量鍵都設置在機身右側(cè),按鍵采用了華碩經(jīng)典的同心圓設計,加工到位、鍵程適中、沒有明顯的松動現(xiàn)象,但鍵感給人以綿軟無力的感覺,段落感不夠明顯。
接口方面,該機頂部左側(cè)為3.5mm耳機接口,底部則在中間擁有常見的Micro-USB接口,此外在USB的兩旁則分別擁有一體化BOX音腔設計的揚聲器和麥克風。
該機的SIM卡槽位于機身邊框的左側(cè)上部,采用了與或卡托設計,其中卡槽1支持Micro-SIM卡,卡槽2支持Micro-SIM卡或Micro-SD存儲擴展卡。該機在網(wǎng)絡制式方面支持全網(wǎng)通4G盲插,不區(qū)分主、副卡,支持雙卡雙通,但不支持兩張電信卡同時插入。
總的來說,該機在機身正面基本延續(xù)了之前飛馬2 Plus的設計語言,但將原本的華碩同心圓設計更換為了新的楞格設計,令人眼前一亮。機身也不再采用可拆卸的設計,帶來了更好的機身密閉性,盡管電池也因此不再可以更換,但5000mAh的電池帶來的依舊是能直戳用戶痛點的長續(xù)航能力。噴砂工藝也令機身邊框以及背部擁有了更好的質(zhì)感。
優(yōu)點:裝飾新穎,設計便于單手握持;
缺點:塑料材質(zhì)導致整體質(zhì)感下降;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