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跨足全畫幅單反市場 賓得K-1評測
期盼了16年,賓得終于推出了首款全幅機K-1,雖然起步比起他牌晚了許多,不過憑借著其強悍光學技術與一堆死忠粉絲的支持,相信未來仍可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至于這次首發(fā)的K-1有何強悍之處?對于用戶又能帶來怎樣全新操控體驗?本文都有詳盡的實測內(nèi)容。
3640萬像素+五軸防抖 賓得首款全畫幅單反 K-1 售價:14998元>>購買鏈接
▲這次測試搭配鏡頭為大三元中的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以及HD PENTAX-D FA 70-200mm F2.8 ED DC AW。
▲賓得 K-1+HD PENTAX-D FA 70-200mm F2.8 ED DC AW的200mm端。光圈F2.8, 快門1/8000秒, ISO 16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60mm端。光圈F2.8, 快門1/800秒, ISO 1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70mm端。光圈F2.8, 快門1/400秒, ISO 1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0.7eV。
▲賓得 K-1+HD PENTAX-D FA 70-200mm F2.8 ED DC AW的200mm端。光圈F2.8, 快門1/500秒, ISO 1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45mm端。光圈F5.6, 快門1/100秒, ISO 1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70-200mm F2.8 ED DC AW的200mm端。光圈F2.8, 快門1/640秒, ISO 8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48mm端。光圈F5, 快門1/200秒, ISO 2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也曾有個全幅夢

▲賓得于2001年時,也曾推出首款全幅單反原型機MZ-D,不過后來因種種原因而胎死腹中。
▲雖然CONTAX康泰時目前已退出了數(shù)碼相機市場,不過當時它所推出的N DIGITAL可是世界首款全幅單反機型!
其實,早在2000年Photokina影像博覽會時,賓得就已宣布將投入數(shù)碼全幅機MZ-D的開發(fā),該款機型是以MZ-S底片機為雛形的數(shù)碼版本,就當時規(guī)劃,將采用600萬畫素的CCD感光元件,并且于翌年PMA大展中就隨即展出了該款原型機,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其后賓得卻以開發(fā)成本過高,以及全幅單反尚未被大眾廣泛接受等理由而喊停開發(fā)計畫,這也讓賓得錯失良機,使緊追在后的CONTAX N DIGITAL(2002年發(fā)售;600萬畫素),成為世界首款全幅單反機型,雖然后續(xù)仍有消息流出,賓得將推出采用柯達感光元件的全幅相機,不過始終只聞樓梯響,至于后續(xù)如何發(fā)展?我想各位應該也很清楚,在此我就不加贅述!
賓得 K-1初體驗

▲拍攝轉盤提供了5組自訂模式可供選擇(U1-U5;左圖);新增智慧轉盤,用戶僅需通過機頂上的雙轉盤,即可直覺選擇對應功能與設定,以大幅提升拍攝時的靈活度與機動性(右圖)。

▲機身左前側內(nèi)置了許多快捷鍵,搭配轉盤應用下,將能使拍攝流程更加靈活、順手(左圖);GPS功能採獨立按鍵設計,能讓用戶在開關時可更為方便(右圖)。

▲其翻轉屏幕是由創(chuàng)新的4根活動支撐條所構成,可大幅增加構圖角度的靈活性(左圖);採雙SD∕SDHC∕SDXC記憶卡插槽設計(右圖)。

▲提供天體追蹤功能,讓你無須赤道儀就能進行天體追蹤攝影(左圖);內(nèi)置鏡頭像差校正功能,可針對鏡頭所導致的失真、周邊光量降低以及橫向色差等問題進行校正(右圖)。

▲內(nèi)置自動裁切功能,可針對搭配鏡頭樣式進行識別并自動切換拍攝范圍(左圖);機身屏幕、鏡頭接口、記憶卡插槽與快門釋放端子皆內(nèi)置有LED輔助燈,用戶可通過選單進行開關(右圖)。

▲可針對拍攝習慣與需求,自定義各按鈕的對應功能(左圖);用戶可將拍攝習慣儲存成USER模式,目前有提供5組設定可供套用。

▲可通過低通濾光鏡模擬器功能來間接降低摩爾紋的產(chǎn)生(左圖);于LiveView模式下,可通過該功能針對構圖角度與畫面進行局部微調(右圖)。

▲內(nèi)置有HDR拍攝功能,讓你在拍攝高反差場景時可更加得心應手(左圖);通過電子轉盤設定,搭配綠色按鈕的應用,就能使拍攝流程變得更加順手。
這次評測,我搭配鏡頭為大三元中的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以及HD PENTAX-D FA 70-200mm F2.8 ED DC AW,由于囊括了中廣角與中望遠焦段,所以應可滿足多數(shù)題材的拍攝需求。在配重上,搭配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還算平穩(wěn),不過若搭配上HD PENTAX-D FA 70-200mm F2.8 ED DC AW,明顯會出現(xiàn)頭重腳輕現(xiàn)象,建議如需長時間拍攝者,最好能搭配垂直握把或單腳架輔助應用為佳。
在機身操控性上,我則給予高度的評價,雖然我不是賓得的長期用戶,不過經(jīng)過這幾周來的把玩,我真得覺得賓得 K-1提供了專業(yè)用戶十足的自訂靈活性,除了拍攝轉盤可自行登錄5組常用設定外,還能針對機身FX1、FX2、AF、預覽撥桿以及電子轉盤等按鈕進行各種功能的自定義,讓我輕鬆就能打造出一臺專屬我個人風格甚至使用習慣的專業(yè)工作機。另外,賓得傳統(tǒng)的綠色按鈕以及獨特的SV與TAV拍攝模式K-1也有內(nèi)置,至于上述功能好用在哪?以下我浪費一些篇幅來詳加介紹。
拍攝轉盤與按鈕的自定義,就是個人拍攝習慣的儲存,由于從字意上很容易去理解、設定,所以在此我就不加贅述,這邊我要講的,是電子轉盤與綠色按鈕搭配所帶給我在影像創(chuàng)作上的便利性,這也是目前我在操控其他品牌相機前所未有的體驗;以我常用的AV拍攝模式為例,以往若要切換ISO感光度,就得按下對應按鈕,再搭配轉盤調整,但現(xiàn)在只要事先于電子轉盤選單中設定好,就能通過機身前后轉盤快速對光圈以及感光度參數(shù)進行調整,而且比較有趣的是,一旦臨時遇到突發(fā)畫面又來不及設定感光度時,這時就能按下綠色按鈕讓感光度歸零成AUTO ISO,如此一來,就能提高影像拍攝的成功率,所以未來各位如有考慮入手K-1的話,這些自訂義功能一定要來玩玩,絕對會讓你在影像創(chuàng)作時可更加地得心應手。
賓得小常識
SV拍攝模式: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感光度優(yōu)先模式,用戶只要決定感光度,相機就能自動幫你決定好光圈、快門參數(shù),但老實說,P模式亦能做到同樣事情,所以該功能會不會有些多此一舉,就見仁見智了!
TAV拍攝模式:其實就是TV與AV兩種拍攝模式的混合,用戶只要決定好光圈、快門,相機即可自行幫你設定好對應的感光度,一般來說,當你要同時要掌握快門速度以及景深變化時,該模式的確相當好用。
體積上的優(yōu)勢
通過底下比較圖,各位就能知道賓得 K-1比起他牌主流全幅機型來得迷你,不過比較可惜的是,目前賓得并沒有小三元鏡頭可以搭配,不然一定更能發(fā)揮其體積上的優(yōu)勢;另外,雖然這次我沒有機會借測到三公主鏡頭可以搭配,不過我想銜接后勢必相當輕巧可愛,對于喜愛生活隨拍用戶來說,應該是不錯的配搭選擇。
▲賓得 K-1 v.s. Canon EOS 5D Mark III

▲賓得 K-1 v.s. Nikon D810
▲賓得 K-1 v.s. Sony A99
▲賓得 K-1 v.s. Sony A7RII
關于解像力
賓得 K-1搭載一塊約3640萬畫素的全畫幅感光元件,由于采用無低通濾鏡設計,所以預期將能帶來更佳的成像品質。另外,為了減少拍攝時可能產(chǎn)生的摩爾紋問題,K-1內(nèi)置有低通濾光鏡模擬器功能,一旦開啟,就能有效降低摩爾紋的產(chǎn)生,使影像呈現(xiàn)可更趨完美。至于畫質表現(xiàn)如何?以下我就讓實拍影像來說話吧!
▲賓得 K-1+HD PENTAX-D FA 70-200mm F2.8 ED DC AW的200mm端。光圈F5.6, 快門1/60秒, ISO 16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0.3eV。
▲局部放大圖
▲賓得 K-1+HD PENTAX-D FA 70-200mm F2.8 ED DC AW的200mm端。光圈F2.8, 快門1/250秒, ISO 1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0.3eV。
▲局部放大圖
3640萬像素+五軸防抖 賓得首款全畫幅單反 K-1 售價:14998元>>購買鏈接

▲目前提供了動態(tài)補正開啟、動態(tài)補正關閉與關閉等三種模式可供選擇(左圖);一旦套用像素偏移解析度之影像,于軟體后制時,亦可針對設定進行修改(右圖)。
何謂像素偏移解析度功能?簡單一點來說,就是通過SR防抖功能,將感光元件中的每個像素進行細微錯開并進行4次的連續(xù)拍攝,因此每個像素都能獲得RGB各顏色資訊,如此一來便能合成一張42MP超高解析的影像作品,由于該拍攝模式除了可獲得一般拜耳陣列方式中無法展現(xiàn)的解像力與色彩還原度外,還能有效降低高感光噪點以及減少偽色現(xiàn)象產(chǎn)生,所以對于有大圖創(chuàng)作需求用戶,將可提供更佳的輸出品質。以我這次實測經(jīng)驗來說,覺得該功能真得能發(fā)揮其作用,能讓影像解像力可再進一步的提升,而且比較貼心的是,拍攝過程中,我還能選擇動態(tài)補正是要開啟或關閉,以充分滿足不同題材或場景的拍攝需求,至于實拍效果如何?各位可參考底下對照例圖。
另外,有兩點是各位在操控該功能前必須先留意的,第一、拍攝時,需搭配三腳架使用,以便獲得非常好的的合成效果;第二、則是RAW檔會變得相當大,一般模式下的RAW檔,平均在50MB上下,不過一旦應用了該功能,其RAW檔就會成長4倍至200MB左右,雖然檔案變大許多,不過若能因此獲得更佳的成像品質,我認為大些又何妨???
3640萬像素+五軸防抖 賓得首款全畫幅單反 K-1 售價:14998元>>購買鏈接
▲像素偏移解析度功能:ON
▲像素偏移解析度功能:OFF
關于防抖機制

賓得 K-1其最大亮點,就是可通過其五軸防抖機制,來實現(xiàn)低通濾鏡模擬、像素偏移解析、構圖微調以及天體追蹤等諸多功能,可說是將機身防抖功能發(fā)揮至極致。當然,它亦能實現(xiàn)降低5檔快門速度的補償效果,這對于微光手持拍攝來說,將能帶來一定的便利性,以200mm端來說,其安全快門為1/250秒,不過有了該防抖機制的加持,能讓用戶即使手持于1/8秒,能維持一定的影像穩(wěn)定效果,比較可惜的是,這次我拍攝大多都會搭配高感光度使用,所以尚未完全發(fā)揮5軸防抖實力,下次若還有機會借測的話,我再來挑戰(zhàn)其防抖極限。
▲賓得 K-1+HD PENTAX-D FA 70-200mm F2.8 ED DC AW的200mm端。光圈F5, 快門1/100秒, ISO 32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0.3eV。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29mm端。光圈F2.8, 快門1/2秒, ISO 1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70mm端。光圈F2.8, 快門1/60秒, ISO 64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關于對焦數(shù)量與連拍速度

K-1采用全新設計的SAFOX12自動對焦系統(tǒng),具備33個自動對焦點(其中25點為十字型),并能實現(xiàn)最低達-3EV的自動對焦場景亮度,雖然整體來說,規(guī)格配置在目前全幅單反中不算領先,但也還算有誠意了。至于連拍速度,就目前官方提供規(guī)格,為每秒4.4張連拍(FF)及每秒6.5張連拍(APS-C),老實說,速度還行,對于多數(shù)動態(tài)題材拍攝來說,只要事先掌握好拍攝節(jié)奏與善用追焦模式,要拍到好作品并非難事。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63mm端。光圈F2.8, 快門1/2000秒, ISO 2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K-1單反 RAW+JPG連拍
賓得K-1單反 JPG連拍
賓得K-1單反 Lv對焦測試
關于動態(tài)范圍
賓得 K-1動態(tài)范圍表現(xiàn)如何?我個人覺得寬容度約介于+1.5至-3EV左右,以下圖為例,原本是張大逆光的失敗影像,不過通過軟體簡單的拉曳,就能重現(xiàn)原始明暗;一般來說,拍攝時只要不要過曝,幾乎都還能通過后制拉回標準。
▲原圖
▲調整后
關于感光度
賓得 K-1可調ISO感光范圍為ISO 100-204800。就我這次實測,我覺得其工作感光度極限在ISO 3200,可在影像畫質與手持操控彈性間取得非常好的平衡,不過若影像非大圖輸出需求的話,我認為通過軟件降噪處理后,ISO 6400仍有相當不錯的畫質表現(xiàn),尤其在微光環(huán)境又沒三腳架輔助時,ISO 6400搭配防抖機制運用下,倒是讓我拍了不少好作品。至于ISO 6400以上設定,由于噪點已明顯影響影像細節(jié)與層次,所以我會比較建議作為一些比較不么在意畫質的拍攝題材使用。

▲賓得 K-1可調ISO感光范圍為ISO 100-204800(左圖);用戶可依拍攝需求與習慣,自訂AUTO感光度的參數(shù)為SLOW、關閉或FAST。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40mm端。光圈F2.8, 快門1/250秒, ISO 32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24mm端。光圈F2.8, 快門1/60秒, ISO 16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有趣的數(shù)碼濾鏡功能

▲目前內(nèi)置有21種數(shù)碼濾鏡效果可供套用。
K-1本身提供了相當多樣的后制處理功能,讓你無須進電腦前提下,就能完成基礎、轉檔或者濾鏡套用等各種編修工作。一般來說,用戶僅需于影像預覽時,按下方向設定鍵中的向下鍵,即可執(zhí)行旋轉影像、數(shù)碼濾鏡、色彩摩爾紋校正、更改尺寸、剪裁、保護、幻燈片播放、手動白平衡設定、保存正負逆沖設定、RAW處理,影片編輯、復制影像等多項功能,但其中比較吸引我目光的,是數(shù)碼濾光鏡功能,因為我僅需利用一些零碎時間簡單編輯,就能另存一張效果截然不同的特色影像,所以未來若有意入手K-1的用戶們,誠心建議一定要來玩玩該項功能,絕對會讓你一玩就上癮喔!
數(shù)碼濾光鏡功能明細:基本加工、色彩擷取、替換顏色、玩具照相機、懷舊、高對比度、明暗、反轉顏色、高對比度抽色、硬派單色、卡通風格、素描、水彩畫、彩色粉筆畫、色調分離、小模型、柔和、十字、魚眼、變形、單色
▲套用“高對比度”數(shù)碼濾光鏡效果。
▲套用“替換顏色”數(shù)碼濾光鏡效果。
▲套用“單色”數(shù)碼濾光鏡效果。
▲套用“卡通風格”數(shù)碼濾光鏡效果。
期待加強
K-1有何缺點或不足之處?用了這幾周來,我覺得有幾點是未來后繼機可以增強部分,第一、連拍速度的再提升,以充分滿足某些動態(tài)題材的拍攝需求;第二、若能改用觸控屏幕設計,相信一定能讓該翻轉屏幕模組發(fā)揮更大功用;第三、雖然機身體積偏小,不過凈重卻到了925g,似乎有些偏重;第四、翻轉屏幕操控上相當順手,不過耐用度如何?是否容易積塵?仍有待時間的考驗;第五、希望能改用XQD或CFast等新一代記憶卡設計;第六、全幅鏡頭群明顯不足,希望后繼機發(fā)售時,該問題已獲得改善。
我眼中的K-1
雖然我不是賓得的長期用戶,不過經(jīng)過這幾周來的相處,確實讓我看到賓得的進步以及許多獨到且貼心的功能設計,這些是我目前在使用C牌與N牌相機時前所未有的體驗,雖然不可諱言,K-1還有許多不完美之處,不過以首款試作機就能有這樣的性能表現(xiàn),讓我不禁開始期待K-2的誕生,不過前提是,鏡頭群必須先補齊,否則少了后勤的強力支援,前線還是無法發(fā)揮強大戰(zhàn)力喔!
待續(xù)
由于這次測試時間較趕,再加上搭配鏡頭焦段有限,所以我僅就我這幾周的實測心得進行分享,如有不足之處,我將在后續(xù)Part II文章中進行補充說明。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24mm端。光圈F3.5, 快門1/640秒, ISO 4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70-200mm F2.8 ED DC AW的108mm端。光圈F2.8, 快門1/500秒, ISO 1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70-200mm F2.8 ED DC AW的200mm端。光圈F2.8, 快門1/200秒, ISO 1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48mm端。光圈F2.8, 快門1/160秒, ISO 16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0.3eV。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45mm端。光圈F2.8, 快門1/250秒, ISO 2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0.3eV。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53mm端。光圈F2.8, 快門1/1000秒, ISO 1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68mm端。光圈F5, 快門1/400秒, ISO 16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55mm端。光圈F2.8, 快門1/2000秒, ISO 32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0.3eV。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63mm端。光圈F2.8, 快門1/640秒, ISO 4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65mm端。光圈F3.5, 快門1/1250秒, ISO 4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65mm端。光圈F3.5, 快門1/500秒, ISO 4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70-200mm F2.8 ED DC AW的200mm端。光圈F2.8, 快門1/400秒, ISO 1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70mm端。光圈F3.5, 快門1/3200秒, ISO 4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套用數(shù)碼濾光鏡效果。
▲賓得 K-1+HD PENTAX-D FA 70-200mm F2.8 ED DC AW的200mm端。光圈F2.8, 快門1/3200秒, ISO 16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
▲賓得 K-1+HD PENTAX-D FA 24-70mm F2.8 ED SDM WR的65mm端。光圈F8, 快門1/25秒, ISO 3200,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自動白平衡, RAW轉JPEG?!?/p>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