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大師去創(chuàng)作 2016騰龍行柬埔寨站收官
對于這個坐落在東南亞版圖上的一個面積只有18萬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柬埔寨,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因為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而一般的人探尋柬埔寨,首選的就是柬埔寨的第三大城市:暹粒。暹粒是參觀吳哥古跡唯一和重要的停留地,已有百年歷史了。2016年6月12日,騰龍行鏡頭里的“視界” 跟著大師去創(chuàng)作第二站:柬埔寨吳哥窟。我們就跟隨中國攝影家王建軍老師,來到了這座已經(jīng)擁有了百年歷史的城市:暹粒,正式開啟了騰龍行第二站的序幕。

2016騰龍行 鏡頭里的“視界” 跟著大師去創(chuàng)作第二站柬埔寨拉開帷幕
短短的四天里,王建軍老師帶領著影友們對柬埔寨暹粒地區(qū)的主要景觀進行了細致的拍攝和介紹,讓影友們充分了解到,在不同場景下使用不同騰龍鏡頭所獲取的影像的便利性,而作為報道跟隨的我來說,同樣也使用騰龍鏡頭對這四天的活動進行了精彩介紹,同時在王建軍老師的指導下,對吳哥的文化進行了細致的介紹。

本次活動騰龍為影友提供了眾多騰龍鏡頭進行試用

本次活動騰龍為影友提供了眾多騰龍鏡頭進行試用

樂攝寶還特別定制了本次活動的攝影包

金鐘為影友提供了便攜式三腳架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對活動進行更好的記錄,本次活動騰龍為參與活動的影友們提供了15-30mm F2.8、24-70mm F2.8、70-200mm F2.8等多款鏡頭供大家試用,從超廣角到超長焦的全焦段覆蓋,再加上大家手里都配備了新的35mmf/1.8、45mmf/1.8或90mmf/2.8等鏡頭,確保了影友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拍攝出更多精美的照片。而且本次活動,還得到了樂攝寶攝影包與金鐘三腳架的大力支持,為影友們在拍攝過程中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王建軍老師對柬埔寨吳哥古跡進行詳細的介紹

王建軍老師在說明會開始前的自我介紹
本次活動來自全國的影友早早集結成都,并在成都前往柬埔寨第三大城市暹粒。而在成都,一場別開生面的說明會正式拉開了“2016騰龍行 鏡頭里的“視界” 跟著大師去創(chuàng)作”第二站的序幕。在說明會上,王建軍老師對柬埔寨吳哥古跡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對每個景點很多的拍攝的技巧進行了講解。王建軍老師一張張精美的照片,使得首次相聚成都的影友們感同身受,身未行,心已飛。

騰龍鏡頭代表鄭海先生介紹騰龍鏡頭

鄭海先生介紹樂攝寶雙肩背包,并親自背負給影友進行展示

鄭海先生對金鐘三腳架進行功能說明和展示
隨后騰龍鏡頭代表鄭海先生對騰龍鏡頭的歷史、騰龍主打鏡頭以及榮獲獎項等進行了細致的介紹,讓網(wǎng)友還沒有領到鏡頭之前就已經(jīng)對鏡頭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在介紹完騰龍鏡頭之后,鄭海先生又詳細的介紹了本次活動的另外兩大合作伙伴:樂攝寶和金鐘,并對本次活動中所使用的產(chǎn)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在短暫的說明會介紹之后,我們一起奔赴機場,因為夜航的緣故,所以本次活動在柬埔寨正式的活動從第二天下午開始。
大吳哥的南大門:我們來了
其實到達柬埔寨依然是12日早上凌晨四點,我們一行居然就稀里糊涂的出來關,并沒有見證傳說中的小費要求(因為出關蓋章的地方居然沒有人),但是等我們出關了,大概是柬埔寨機場的工作人員才反應過來,又把我們叫了回去,等所有的手續(xù)弄完已經(jīng)五點半了,到達酒店六點,是不是感覺很神奇。所以一上午的時間我們都在休整,正式的活動從下午開始。

凌晨四點的暹粒機場
簡單的用過午飯之后,我們一行來到了大吳哥,正式開啟了柬埔寨神奇之旅。而在大吳哥,我們僅僅是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就拍攝了南大門、巴戎寺、斗象臺以及巴肯山日落?,F(xiàn)在是柬埔寨的雨季,上午的天氣一般都非常的好,而到了下午大部分的時間都會下雨,使得我們的拍攝多多少少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王建軍老師給影友們講解景點拍攝技巧
我們到達南大門之后,王建軍老師首先召集大家在一起,就南大門以及巴戎寺、斗象臺以及巴肯山日落等景觀又一次進行了細致的說明,并告訴影友們應該使用什么焦段的騰龍鏡頭、機身參數(shù)應該如何設置等,等王老師剛剛講完,影友們就迫不及待的開拍了,然后就在此時,大雨傾盆,我們只有在旁邊的小店進行短時間的躲雨。而此時小店內(nèi)的小朋友則成了影友的拍攝對象。

焦距:3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00?
曝光時間: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騰龍15-30mmf/2.8拍攝
待雨小點之后,影友們開始了創(chuàng)作,但是雨根本就沒有停下的意思,好在本次活動騰龍準備的15-30mmf/2.8等鏡頭具有不錯的三防特性,而樂攝寶準備的背包也具有防雨罩,所以影友們即便是面對這樣的拍攝環(huán)境,絲毫也沒有什么懼怕。

焦距:1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此刻的南大門仍然還在下著大雨

我們的影友冒雨進行拍攝

騰龍鏡頭的三防特性以及樂攝寶的防水罩很好的幫助了影友

在大吳哥南大門的門前馬路中央,手提金鐘三腳架、肩背樂攝寶、手拿騰龍鏡頭進行創(chuàng)作的影友
巴戎寺:豐富的細節(jié)值得停留
進入南大門,隨后我們“轉戰(zhàn)”巴戎寺,巴戎寺坐落于吳哥通王城之中心點,回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頂,但由于年代久遠,目前只剩下斷垣殘壁及巨大之石柱供后人憑吊。值得一提的是寺廟之墻壁上仍保存著豐富且生動之雕刻,舉凡古代戰(zhàn)爭記述、尋常百姓之生活百態(tài)、洞里薩湖之湖畔風光等皆充分透露著當時之情景。我們的影友們使用騰龍鏡頭高分辨率以及高畫質解析能力,將其完整的記錄了下來。

王建軍老師使用騰龍鏡頭拍攝巴戎寺

影友使用騰龍鏡頭拍攝巴戎寺

影友使用騰龍鏡頭拍攝巴戎寺

影友使用騰龍鏡頭拍攝巴戎寺

焦距:200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使用騰龍鏡頭拍攝:僧侶、游客和古寺廟

焦距:15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使用騰龍鏡頭拍攝:巴戎寺全貌

焦距:200mm 光圈:f/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使用騰龍鏡頭拍攝:微笑的高棉
面對巴戎寺這樣有著豐富細節(jié)石雕的場景,使用騰龍鏡頭拍攝可以非常豐富的進行記錄,比如騰龍15-30mmf/2.8可以很好的將整個巴戎寺的大場景進行拍攝,35mmf/1.8可以精細的記錄細節(jié);70-200mmf/2.8則充分的發(fā)揮去長焦的優(yōu)勢,可以撲捉僧侶和寺廟的環(huán)境,體現(xiàn)其滄桑的歷史。
斗象臺和巴肯山的日落
其實斗象臺距離巴戎寺并不算遠,而且由于時間的緣故,我們在斗象臺逗留的時間非常的短暫。斗象臺為十二世紀晚期闍耶跋摩七世的巴戎寺式建筑,臺的長度超過三百米,共有三個平臺。南部的梯級以三頭飾的大象為柱,象鼻卷著蓮花。平臺的墻壁則雕上獅子和神鳥。象臺的外觀,主要是厚皮動物如大象、犀牛、河馬等圖飾,栩栩如生。古代的吳哥國王,站在斗象臺上作檢閱,舉行各種公共儀式,馬隊、車隊、象隊,魚貫在廣場上走過。但是很可惜的是后面的王宮并沒有進行修復,所以我們僅僅實在前面的斗象臺上進行了拍攝。

焦距:15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使用騰龍鏡頭拍攝:斗象臺

王建軍老師對景點進行拍攝技法講解

影友使用騰龍鏡頭進行創(chuàng)作
即便是短暫的時間,但跟隨者已經(jīng)來過八次柬埔寨的王建軍老師,仍然是快速的對斗象臺進行了一個比較細致的了解和全面的拍攝。斗象臺的石雕上有著1000多個妃子,并且每個的神態(tài)各異。

焦距:15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s 曝光補償:-0.6EV 白平衡:自動
使用騰龍鏡頭拍攝:斗象臺大力士

焦距:1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50
曝光時間:1/100s 曝光補償:-0.6EV 白平衡:自動
使用騰龍鏡頭拍攝:斗象臺妃子細節(jié)
雖然時間短暫,但是我們的影友們?nèi)匀豢焖俚膿渥搅撕芏嗟募毠?jié)和精彩,這讓很多影友大呼過癮。在這里,騰龍的任何一支鏡頭都有著獨特的用武之地,特別是35mmf/2.8、15-30mmf2.8、24-70mm/2.8等鏡頭。

焦距:16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40s 曝光補償:-0.6EV 白平衡:自動
巴肯山日落

王建軍和影友交流

影友使用70-200mm鏡頭進行拍攝

影友使用騰龍15-30mm鏡頭搭配濾鏡進行創(chuàng)作
在巴戎寺之后,我們來到了巴肯山進行日落的拍攝,前面為什么要在斗象臺壓縮時間呢?是因為在巴肯山上看日落的人很多,但每次景區(qū)只讓300人上去,所以基本是下來一個,才能上去一個,這也導致了我們必須要壓縮斗象臺的逗留時間,好在我們的影友大部分都登上了巴肯山,在巴肯山上,騰龍的15-30mmf/2.8可以將大場景進行完美的記錄,70-200mmf/2.8則可以很好的將一些遠處的特寫以及細節(jié)進行拍攝。
塔布隆寺、圣劍寺探秘
提到塔布隆寺,不知道多少人有印象呢?想必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提到電影《古墓麗影》里面朱麗追著一個小女孩而進入古墓滴入口,相信會有很多人記憶猶新。如果你記得這個入口,那么就知道了我們今天要拍攝的塔布隆寺了,塔布隆寺是吳哥窟建筑群中最大的建筑之一。包括260座神像、39座尖塔、566座宮邸。作為吳哥最具藝術氣氛的遺跡,塔布隆寺的吸引力在于,跟其他寺廟不同,它幾乎被叢林所吞噬。

焦距:22mm 光圈:f/16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古墓麗影》中古墓的入口

王建軍老師對影友進行拍攝指導

王建軍老師對影友進行拍攝指導

影友們在進行創(chuàng)作

影友們在進行創(chuàng)作

王建軍老師在進行創(chuàng)作

影友們在進行創(chuàng)作
圣劍寺也有跟塔布隆寺類似的情景,巨大的樹木從建筑物上拔地而起,觸目驚心!這些樹在當?shù)厝丝磥恚瑯涓纱执蟮侵锌?,完全無用,名為思胖。圣劍寺規(guī)模宏大,通往寺廟有四條路,在寺廟的門口立著數(shù)尊手拿長蛇攪動乳海的眾神與阿修羅,在東西兩邊,有一列長的砂巖石蓮花墻,而蓮花上曾經(jīng)有佛像,但在濕婆派主持時,他們被毀壞。

王建軍老師指導影友進行拍攝

影友使用騰龍鏡頭拍攝

影友準備進入寺廟

影友跟隨王建軍老師創(chuàng)作

王建軍老師影友拍攝照片進行指導

王建軍老師和部分影友合影
在圣劍寺東邊入口有一座兩層建筑物,相傳這座房子是用來存放圣劍的,它的圓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筑風格。從中央圣塔開始,四條狹長的走廊向各個方向延伸,并帶拱頂。在圣塔寺的西面和背面則分別供奉著毗濕奴和濕婆的神龕。王建軍老師在每個景點不僅對其歷史和文化進行介紹,同時還對被攝對象進行主要的拍攝說明以及使用鏡頭的建議。
小吳哥拍攝:日出和從地獄到天堂
其實我們在小吳哥拍攝了兩次,一次是來拍攝日出,一次是來小吳哥景點進行拍攝,吳哥寺的堂、佛塔及其附屬建筑之間均有階梯、扶欄、柱廊相連。整個石窟有佛像、蓮花及其他人物1800多件,是東南亞主要的佛教圣地。與中國的長城、印尼的婆羅浮屠、埃及金字塔被稱為東方四大奇跡。

影友使用金鐘三腳架進行日出拍攝

焦距:3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8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天公不作美,日出始終也沒有看到
天公不作美,我們在小吳哥的日出拍攝并不順利,早上四點半到達景點,五點進入進行拍攝,可惜當天云層太過于厚實,但是這并不能阻擋影友們創(chuàng)作的熱情,在景點第一時間搶的機位,并利用金鐘三腳架小巧便攜的特點,既不影響其他游客的拍攝,同時也能保證自身相機的穩(wěn)定。而在日出的拍攝中,影友們大多使用騰龍15-30mmf/2.8鏡頭或者24-70mmf/2.8來創(chuàng)作,王建軍老師在出發(fā)前對影友們介紹了拍攝參數(shù)、機位以及鏡頭的使用特點,讓影友們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游刃有余。

焦距:3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0s 曝光補償:EV 白平衡:自動
小吳哥

影友使用騰龍鏡頭在小吳哥前創(chuàng)作

王建軍老師帶領影友進行創(chuàng)作

影友使用騰龍鏡頭進行創(chuàng)作

焦距:15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小吳哥內(nèi)精美雕塑
而進入小吳哥拍攝是在前一天的下午,雖然是叫小吳哥,但是寺廟面積卻比大吳哥還要大,吳哥寺由東南西北四廊(每廊又分兩翼),西參道、正門、三重回廊及以主殿中央尖塔為中心的五座尖塔所構成。筆直聳立的尖塔頂部殿堂據(jù)說代表“天堂”,臺階陡而滑,只能手腳并用地爬上去,正所謂從地獄到天堂,是需要歷練的,但是現(xiàn)在我們?nèi)サ臅r候,陡而滑已經(jīng)不能使用,被保護了起來,我們只能使用旅游景點重新修繕的新棧道進入“天堂”。在這里,不但15-30mmf/2.8這支鏡頭能繼續(xù)發(fā)揮威力,騰龍的長焦鏡頭70-200mmf/2.8也能很好的被利用。
變身塔、洞里薩湖的體驗
第一次聽到變身塔我都沒有理解過來,后來聽導游和王建軍老師的介紹才知道,原來所謂的變身塔就是他們皇家的火葬場,以前的國王貴族死后在此火化,據(jù)說可以從印度教義中的善惡輪回解脫,變身為神,由此而來“變身”之說。變身塔又稱比粒寺,是典型的“塔山”風格,基座上建造磚塔。其基座為磚紅壤,上一樓貼的是石階,上層為磚塔。石階上面有很多洞洞,并不是風干所致,而是磚紅壤干后自然形成的,至今仍可看到燒焦過的痕跡。

焦距:15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2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使用騰龍鏡頭拍攝:變身塔

影友們使用騰龍鏡頭創(chuàng)作

影友們使用騰龍鏡頭創(chuàng)作

影友們使用騰龍鏡頭創(chuàng)作
王建軍老師介紹到,這里主要用到的鏡頭是騰龍的15-30mmf/2.8鏡頭,由于寺廟很小,所以影友們進行了分散拍攝,不過多余遠景的抓拍,騰龍70-200mmf/2.8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下午我們來到了洞里薩湖,洞里薩湖又名金邊湖,位于柬埔寨境內(nèi)北部,呈長形位于柬埔寨的心臟地帶,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泊。湖濱平原平坦、廣闊,長500千米、寬110多千米,西北到東南,橫穿柬埔寨,沿途的和湖中的漁民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印象和心靈的沖擊。

影友使用騰龍鏡頭在船上創(chuàng)作

影友使用騰龍鏡頭在船上創(chuàng)作

影友使用騰龍鏡頭在船上創(chuàng)作

焦距:20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6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騰龍鏡頭拍攝洞里薩湖上的小孩

焦距:20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5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騰龍鏡頭拍攝岸邊的漁民
而拍攝洞里薩湖,最重要的鏡頭選擇一定要是長焦,比如騰龍70-200mmf/2.8或者是騰龍的150-600mm鏡頭,可以在不影響當?shù)貪O民的情況下來捕捉他們的日常生活,不過當?shù)匾灿泻芏嗟男『⒆踊蛘吣赣H帶著孩子劃船過來找游客索取小費,雖然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無功而返,但是他們?nèi)匀徊环艞?,當?shù)匦『⒌纳鏍顟B(tài)實在堪憂。
最后的停留:女王宮、崩密列
最后的一天拍攝我們來到了女王宮和崩密列,女王宮是吳哥古跡中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它的建筑以小巧玲瓏、精致剔透、富麗堂皇而著名于世,有“吳哥古跡明珠”和“吳哥藝術之鉆”的美譽。女王宮也是此行王建軍老師極力推崇的一個拍攝地方,因為其有著非常豐富的雕刻、最能凸顯其印度濕婆文化的一個地方。

焦距:24mm 光圈:f/11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8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騰龍鏡頭拍攝:女王宮

焦距:135mm 光圈:f/11 ISO感光度:800
曝光時間:1/1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騰龍鏡頭拍攝的歡喜佛
在這里王建軍老師指導影友們使用騰龍70-200mmf/2.8、15-30mmf/2.8等鏡頭拍攝,并在每一處雕刻前對影友們進行介紹以及拍攝機位的選擇,而正式進入女王宮的遺跡,王建軍老師帶領影友們拍攝了兩圈。在拍攝的過程中,王建軍老師一直在強調影友們要注意光影的變化,避免過于強烈的陽光直射。

王建軍老師對影友進行景點拍攝技巧講解

女王宮前合影

王建軍老師帶領影友進行創(chuàng)作

王建軍老師帶領影友進行創(chuàng)作

影友進行創(chuàng)作
經(jīng)過上午女王宮的拍攝,我們下午來到了崩密列,崩密列是一座小吳哥窟式的寺廟,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這座寺廟距離吳哥古跡群以東40公里,崩密列是一座印度教寺廟,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題。建造這座寺廟最初所使用的材料是沙巖,所以很多建筑都已經(jīng)損毀,而且很難再被復原。

王建軍老師帶領影友在崩密列前創(chuàng)作

影友使用騰龍鏡頭進行創(chuàng)作

影友使用騰龍鏡頭進行創(chuàng)作

崩密列前大合影
所以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最原始的寺廟,王建軍老師在這蹦必列給大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使得影友們在拍攝中非常的酣暢淋漓。
在緊張的行程結束后,王建軍老師在結束拍攝的當晚對網(wǎng)友的作品進行評選和解讀,使得經(jīng)過前幾天拍攝的影友頓感精神,而且本次評選會,王建軍老師采取了一對一的評選方式,讓影友首先上臺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解讀,然后王建軍老師在對影友的作品進行點評,這種評選方式非常新穎,使得在座的影友精神十足。

王建軍老師對作品進行點評

王建軍老師對作品進行點評

現(xiàn)場專心聽講的影友
為期四天的2016騰龍行 鏡頭里的“視界” 跟著大師去創(chuàng)作——柬埔寨站至此告一段落,在這幾天的時間里,王建軍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吳哥窟的美景,給影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更為重要的是,大家體會到了運用不同型號的騰龍鏡頭,在面對不同類型和環(huán)境下的吳哥窟時的精彩表現(xiàn)。
2016騰龍行 鏡頭里的“視界” 跟著大師去創(chuàng)作福建土樓站、吳哥柬埔寨站已經(jīng)圓滿結束,后面還將會有二站不同主題的活動,第三站將會在8月13日-17日舉行,屆時將會由攝影大師謝墨帶隊,對廣西德天瀑布進行拍攝;第四站將會在9月16日-20日舉行,屆時將會由攝影大師胡林慶帶隊,拍攝阿爾山。屆時會有更多大家熟悉的攝影大師一路相伴,對大家進行指導,相信到時影友們會用騰龍鏡頭拍出更多精美的照片,并了解到更多當?shù)氐娘L土人情、體會到更多攝影的本真真諦、學習到更多大師的心得技巧。下一站,期待您的加入!■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