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牢出獄的攝影師 其鏡頭下的紐約邊緣人
攝影師 Donato Di Camillo 的街頭攝影作品,尤其是人像,看起來相當硬派,與被攝者距離非常近,還會用閃光燈直打,這是怎樣做到?或許先要從他的背景故事說起。
攝影師是在紐約布魯克林區(qū)長大,父母是典型第一代意大利移民,職業(yè)是碼頭工人,住在當?shù)氐摹靶∫獯罄麉^(qū)”,過著藍領生活,自己也憧景社區(qū)中的小混混組織,相比現(xiàn)在小孩會去想將來做甚麼職業(yè),小時候的他只是想有架 Mercedes 及率性而行。而在這種龍蛇混雜的環(huán)境,他本身也在街上“身經(jīng)百戰(zhàn)”,例如 9 歲的時候,就看過朋友被車死在自己的腳下……有了一種小時候的街頭生存觸覺。
不過在這個環(huán)境下,Di Camillo 仍是難免走上犯罪偷竊的歪路,第一次被捕是 12 歲;而到了 2006 年,他因為與一些“家族”有聯(lián)繫而被捕判坐監(jiān),直至 2011 年才獲釋,此前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攝影師。
91歲的每天都堅持運動的老婆婆
但對 Di Camillo 來說,這似乎才是人生的轉(zhuǎn)捩點,因為他開始有時間去思考“我是誰”這個問題,更開始了解到自己其實“很喜歡人”,很關懷身邊人們的事情。
而且在監(jiān)獄里的期間,他一直從圖書館中尋看僅有的攝影雜志,不單看更多美學事物,也去了解佈光,及其他著名攝影師作品,例如后來對他影響甚多的 Bruce Gilden,這個他認為“他媽的瘋狂”攝影師,很厲害。(之后在街上還遇到了,并獲得了一些建議)
Dorito Man
或許就是這些背景,攝影師的鏡頭總是趨向各種“社會邊緣人”,尤其是不受注視、被忽略、沒有人關心的面孔,他的攝影也是受著一種“急切性”所驅(qū)動,即是一種急速需要與他人聯(lián)繫、稍縱即逝的互動等,例如他在街上遇過遭丈夫虐待的婦女。
而在攝影師的鏡頭下,他們都是一個個的人,只是一個“人”,有著各種故事的生命。
他名叫 K2,主動要求攝影師拍他,當時他正和朋友在聊關于牙齒的笑話,攝影師問他擔心嗎,他回答說“不漂亮嗎?”
出生于西西里的 Rosario,父母死于車禍,監(jiān)護人把他棄于孤兒院,而他就是在院中打架導致眼睛受傷。
via:photoblog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