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福利片在线播放,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18video性欧美19sex,ysl蜜桃色www,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泡泡網(wǎng)顯卡頻道 PCPOP首頁      /      顯卡     /      評測    /    正文

中低端的霸主!市售四種規(guī)格96GSO比拼

    泡泡網(wǎng)顯卡頻道9月30日 一年一度的國慶長假將要來臨,相信很多人都選擇在這個假期中盡情的放松一下。但對于電腦城商家來說又是迎來了忙碌的大學生裝機的高峰期,各個商家?guī)缀醵继崆巴瞥隽烁鞣N誘人的超值配置以及優(yōu)惠措施等,這正是迎合了大學生們追求性價比的心理。

各種誘人的促銷手段

    很多學生購買電腦的目的就是為了在課余時間玩玩游戲消遣一下,實際上通過我們以前的測試大家已經(jīng)了解到一套主機的游戲性能并不主要體現(xiàn)在CPU方面,而是在更多依賴顯卡的性能。因此選擇一款合適的顯卡同樣重要,并且選購的時候不僅要考慮顯卡的性能,還要更多考慮附加功能。

    作為NVIDIA中端產(chǎn)品的主力悍將9600GSO,自上市以來就廣受大家的青睞,幾乎成為了中低端市場出貨量最大的顯卡。實際上9600GSO的優(yōu)勢并不僅僅體現(xiàn)在性能方面,在產(chǎn)品的附加功能方面也有著競爭對手所沒有的優(yōu)勢。例如:CUDA通用計算、3D vision立體視覺以及PhysX物理加速等。

    但目前市場上的9600GSO產(chǎn)品規(guī)格比較多,使少數(shù)不法商家有機可乘,會對想要購買中低端顯卡的用戶產(chǎn)生一些誤導,為了避免消費者出現(xiàn)不必要的損失,我們特作此文教會大家如何辨別9600GSO。

    目前市場上9600GSO產(chǎn)品主要分為兩種版本,兩種版本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核心方面:一種采用了G92核心、另一種采用了G94核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同號不同芯”的局面呢?我們還得從9600GSO的前世今生開始說起。

    在2007年NVIDIA憑借G92核心的強大構架以及性能優(yōu)勢,成功奠定了當時性能王者的地位,但當時ATI的大規(guī)模降價使得NVIDIA在千元級市場出現(xiàn)真空,于是NVIDIA推出了基于G92核心的第三款顯卡——8800GS,為了拉開同上方8800GT的性能差距,8800GS屏蔽掉了32個流處理器(96個),以及一個64Bit顯存控制器(192Bit),這款產(chǎn)品成為了當時在千元價位左右的最具性價比的產(chǎn)品。

    到了9000系列,G92核心的優(yōu)勢仍然相當明顯,于是NVIDIA又將8800GS做出進一步優(yōu)化新一代定位于主流級的產(chǎn)品9600GSO誕生了,規(guī)格與8800GS基本相同,但在線路以及PCB上作了很大優(yōu)化。

    而后NVIDIA進一步對全線產(chǎn)品改進核心工藝,由65nm工藝幾乎全部升級為較為先進的55nm,9600GSO也由G92核心直接更換為G94核心,新版相較老版在流處理器方面降低為48個,但為了使性能不會有產(chǎn)生很大的下降,將顯存位寬升級為256bit。另外,新版的9600GSO由于采用了55nm工藝,發(fā)熱量以及功耗更低,使得新版9600GSO不僅性價比占優(yōu),能耗比也相當出色。

    介紹完9600GSO的歷史,相信有很多網(wǎng)友不禁要問在選購的時候如何能夠一眼就能分辨出哪款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產(chǎn)品呢?并且如何防止混淆呢?下面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兩款產(chǎn)品的明顯差別以及鑒別的簡單方法。

HD3850克星!5款G92核心8800GS大曝光

    首先在核心方面老款采用了G92核心,編號為G92-150-A2,其中A2代表65nm工藝技術,內(nèi)部擁有96個流處理器。由于晶體管數(shù)量較新版產(chǎn)品多(流處理器多的緣故),并且又因為采用了較早的65nm工藝,因此從外觀上看核心面積較大。

    新版采用了G94核心,核心編號為G94-210-B1,其中B1代表55nm工藝技術,內(nèi)部擁有48個流處理器。由于核心工藝的提升以及晶體管數(shù)量的減少,核心面積明顯減小并且采用了傾斜45度封裝,在核心周圍的貼片電容也更為簡潔。

    上面所介紹的分辨方法最為直接,但用戶在實際挑選中,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方法并不非常實用,幾乎沒有幾個商家會允許消費者拆下散熱器來直接看核心編號。實際上除了上面所介紹的方法之外,還有一種更為直接的方法,就是從顯存顆粒的數(shù)量上分辨。

HD3850克星!5款G92核心8800GS大曝光

    由于老版9600GSO顯存控制器只支持192bit帶寬,因此顯存采用了非標準的192bit 384/768M顯存設計,當然顯存顆粒的數(shù)量也不是標準的8顆或4顆,而是6顆(32bit*6=192bit)。

    新版的9600GSO在顯存的搭配上就比較靈活,不僅可以支持256bit 512/1024M顯存,有些廠商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組成128bit 256/512M并且可以通過TC(顯存擴展技術)擴展到1G。顯存顆粒的數(shù)量為128bit的4顆、256bit的8顆??偟膩碚f,通過對顯存顆粒數(shù)量的觀察可以更為簡單直接的了解到各款產(chǎn)品采用了什么類型的核心,從而初步推斷出顯卡的基本參數(shù)。

    在這里關于2個版本主要差異的介紹已經(jīng)基本介紹完畢,相信大家已經(jīng)對于自己想買的產(chǎn)品有了一定的認識,為了大家更好的進行選擇,我們將市場上所有NVIDIA授權板卡品牌商的9600GSO產(chǎn)品全部羅列出來,并作一簡單介紹。(只羅列在售的未停產(chǎn)產(chǎn)品,排名不分先后)

● XFX訊景9600GSO

    XFX訊景9600GSO采用了比較具有賣點的全黑色風格,散熱器采用純銅的一體式散熱設計,充分照顧到了核心以及顯存的散熱需求。并且采用了四針可變速的渦輪式風扇,既保證了散熱以及靜音效果,也能使顯卡的整體厚度有所降低。

  

    PCB采用了成本比較昂貴的黑色PCB,并且在長度上較同類產(chǎn)品要長,因此為了防止變形,在PCB上方加入了金屬加固條。在用料上大部分采用了固態(tài)電容,另外從兩個顯存顆粒的空焊點也可以看出這是一款基于G92的產(chǎn)品。

  

    核心采用了65nm工藝的G92核心,核心擁有96個流處理器,支持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解碼引擎和CUDA、Physx物理加速。顯存部分采用6顆三星1.0ns顆粒組成384M 192bit的規(guī)格。默認頻率:580/1450/1800MHz。

    供電部分采用了2相核心+1相顯存供電設計,每相供電搭配3個MOS(有一個在反面)。在用料上大部分采用固態(tài)電容,核心供電搭配了全封閉貼邊式電感,供電接口為6PIN。

    接口采用中規(guī)中矩的雙DVI+S-VIDEO設計,為了延長接口的使用壽命,在接口的外側以及檔片部分都做了鍍鎳防銹處理。

    總的來說,XFX訊景9600GSO采用了全黑設計的加長PCB,使得產(chǎn)品在外觀上看起來賣相非常好,搭配了渦輪式超薄純銅散熱器兼顧了散熱以及靜音效果。在細節(jié)部分也做得相當?shù)轿?,不僅加入了金屬加固條接口以及檔片部分都做了防銹處理。

● 昂達9600GSO

    昂達9600GSO采用了類似于公版風格的設計,采用雙槽設計的渦輪一體式散熱器,散熱器材質(zhì)為純鋁,足以應付G92的熱量,風扇同樣支持自動變速功能可以在溫度低的情況下保持靜音。

  

    該顯卡采用了編號為P455的公版PCB,該PCB為之前7900高端系列專用PCB,用料上全部采用了富士通固態(tài)電容。

  

    核心采用了65nm工藝的G92核心,核心擁有96個流處理器,支持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解碼引擎和CUDA、Physx物理加速。顯存部分采用6顆三星1.0ns顆粒組成384M 192bit的規(guī)格。默認頻率:600/1500/1800MHz。

    供電部分采用了3相核心+1相顯存供電設計,每相供電搭配3個MOS。在用料上全部采用了富士通固態(tài)電容并搭配了半封閉式電感,供電接口為6PIN。

    在接口部分采用了VGA+DVI+S-VIDEO組合,同時照顧到了使用CRT的用戶,擋片采用了雙槽設計可以將熱量快速排出。

    總的來說,昂達9600GSO采用了公版風格的散熱器和純公版PCB,有一定的賣相,雙糟設計也有利于更好的散熱效果,用料方面也相當優(yōu)秀,采用了同類產(chǎn)品少有的4相供電,提升了顯卡的超頻能力。

● 銘瑄9600GSO

    銘瑄9600GSO采用了具有神秘感的藍色風格,散熱器采用了雙槽高度的鋁質(zhì)散熱器,并配合高轉(zhuǎn)速風扇,散熱效果同樣不錯。

  

    采用了藍色PCB,PCB的布局相當緊湊,焊點比較飽滿,幾乎看不到空焊點。供電部分采用分離式設計,在用料上全部采用固態(tài)電容。

  

    核心采用了65nm工藝的G92核心,核心擁有96個流處理器,支持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解碼引擎和CUDA、Physx物理加速。顯存部分采用6顆奇夢達顆粒組成384M 192bit的規(guī)格。默認頻率:550/1300/1800MHz。

    采用了分離式供電設計,兩相核心供電在PCB前端,一相顯存供電在后端,每相供電搭配4個MOS,用料上全部采用了全封閉電感以及固態(tài)電容。

    在接口部分采用了較為豐富的VGA+DVI+HDMI組合,同時照顧到了各種應用人群,并且3個接口設計的相當合理,即使同時連接位置也互不沖突。

    總的來說,銘瑄9600GSO的做工相比其他的產(chǎn)品有一定的優(yōu)勢,PCB短小精悍,并且搭配了HDMI接口,非常適合對性能有一定需求的HDMI用戶選用。

● 太陽花9600GSO

    太陽花9600GSO的外觀看上去比較另類,采用了巨大的藍色導風罩并配合鋁質(zhì)雙熱管散熱器,相信散熱效果同樣不錯,另外為了防止熱管氧化,熱管表面還作了鍍鎳防銹處理。

  

    PCB采用了普通的綠色,從圖上可以看出PCB上的結構相當緊湊,空焊點相當少,用料上全部富士通固態(tài)電容。另外為了防止PCB變形,在上方加入了金屬加固條。

  

    核心采用了65nm工藝的G92核心,核心擁有96個流處理器,支持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解碼引擎和CUDA、Physx物理加速。顯存部分采用6顆三星1.0ns顆粒組成384M 192bit的規(guī)格。默認頻率:650/1512/1800MHz。

    供電部分采用了3相核心供電以及1相顯存供電,每相供電搭配2個MOS,用料全部采用了富士通固態(tài)電容以及全封閉電感,供電接口采用6PIN。

    接口采用中規(guī)中矩的雙DVI+S-VIDEO設計,另外雙槽設計可以使熱量快速排出機箱之外。

    總的來說,太陽花9600GSO外觀比較另類采用超大的導熱風罩,可以有效地提升散熱效果,較高的頻率更有助于性能的提升,非常適合追求性價比的用戶。

● 盈通9600GSO紅牛版

    盈通9600GSO紅牛版從外觀上看比較簡潔,散熱器大面積純鋁制,搭配了高轉(zhuǎn)速風扇,從而提升了散熱效果。

  

    采用了藍色PCB,PCB的布局相當緊湊,焊點比較飽滿,幾乎看不到空焊點。供電部分采用分離式設計,在用料上全部采用富士通固態(tài)電容。

  

    核心采用了65nm工藝的G92核心,核心擁有96個流處理器,支持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解碼引擎和CUDA、Physx物理加速。顯存部分采用6顆三星1.0ns顆粒組成384M 192bit的規(guī)格。默認頻率:550/1320/1600MHz。

    采用了分離式供電設計,兩相核心供電在PCB前端,一相顯存供電在后端,每相供電搭配3個MOS,用料上采用了鐵素體全封閉電感和富士通固態(tài)電容。

    在接口部分采用了VGA+DVI+S-VIDEO組合,照顧到了使用CRT的用戶。

    盈通9600GSO紅牛版,雖整體外觀比較簡潔,但做工用料上絲毫沒有縮水,全部采用了富士通固態(tài)電容和鐵素體電感。理論上延長了顯卡的使用壽命。

● 影馳9600GSO

    影馳9600GSO采用了影馳一貫的藍色風格,從外觀上看比較簡潔,由于采用了G94核心,發(fā)熱量大大下降,散熱器只采用了思民鰭片式純鋁散熱器就已經(jīng)足夠。風扇采用3PIN可變速風扇,可以在溫度不是很高的情況下保持靜音。

  

    PCB布局比較松散,可以降低電器元件之間的信號干擾,PCB采用影馳常用的海藍色PCB,用料上雖然沒有采用全固態(tài)電容,但鑒于G94的低功耗也已經(jīng)夠用。

  

    核心采用了55nm工藝的G94核心,核心擁有48個流處理器,支持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解碼引擎和CUDA、Physx物理加速。顯存部分采用8顆三星1.0ns顆粒組成512M 256bit的規(guī)格。默認頻率:600/1500/1800MHz。

    采用了分離式供電設計,兩相核心供電在PCB前端,一相顯存供電在后端,每相供電搭配3個MOS(有一個在反面),并且采用了鐵素體全封閉電感。

    在接口部分也比較簡潔,取消了早已不實用的S-VIDEO,采用了VGA+DVI設計,充分照顧到了新老顯示器用戶的使用。

    總的來說,由于影馳9600GSO采用了新版G94核心,功耗以及發(fā)熱量有所下降,因此對于供電和散熱的要求也就不那么高,使得顯卡整體看上去較為簡潔。

● 索泰N9600GSO米格版Green

    索泰N9600GSO米格版Green采用了質(zhì)感十足的大面積鋁制散熱器加以大尺寸風扇設計,據(jù)廠商透露該散熱器的形狀經(jīng)過特殊設計,可以提升散熱效果。風扇接口為四針,支持自動變速。

  

    PCB采用了索泰常用的深藍色PCB,在設計上較為緊湊,在用料上全部采用了固態(tài)電容,另外從顯存顆粒數(shù)量上也可以看出這是一款基于G94的產(chǎn)品。

  

    核心采用了55nm工藝的G94核心,核心擁有48個流處理器,支持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解碼引擎和CUDA、Physx物理加速。顯存部分采用8顆三星1.0ns顆粒組成512M 256bit的規(guī)格。默認頻率:600/1500/1840MHz。

    供電部分采用了2相核心+1相顯存供電設計,每相供電搭配3個MOS(有一個在反面)。在用料上全部采用固態(tài)電容以及全封閉鐵素體電感。

    在接口部分采用了較為豐富的VGA+DVI+HDMI組合,同時照顧到了各種應用人群,并且3個接口設計的相當合理,即使同時連接位置也互不沖突。

    總的來說,索泰N9600GSO米格版Green的做工在同類產(chǎn)品中比較優(yōu)秀,并且散熱器采用了獨特的設計,提高了散熱能力。在細節(jié)部分也做的比較嚴謹,接口豐富且不沖突。

● 微星9600GSO暴雪II

    微星9600GSO暴雪II的外觀非常獨特,紅色的半透明風罩,使顯卡整體看上去猶如紅寶石一般,實際上這樣的設計并不僅僅是為了好看,還可以提供更好的風道,進而使顯卡的整體溫度有所降低。并且風扇支持變速功能可以提供很好的靜音效果。

  

    采用了微星一貫的火紅色PCB,布局較為簡約,用料上完全參照微星所提出了“軍工級”標準,采用了日化純固態(tài)電容。

  

    核心采用了55nm工藝的G94核心,核心擁有48個流處理器,支持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解碼引擎和CUDA、Physx物理加速。顯存部分采用8顆奇夢達顆粒組成1024M 256bit的規(guī)格。默認頻率:600/1500/1800MHz。

    供電部分采用了2相核心和1相顯存供電設計,在用料上采用了全封閉靜音電感,據(jù)廠商介紹可以有效防止高頻嘯叫,每相供電搭配了2個MOS以及多顆純固態(tài)電容。

    在接口部分采用了更為豐富的VGA+DVI+HDMI組合,不僅照顧到老款顯示器的連接,同時也方便了高清用戶,并且3個接口設計的相當合理,即使同時連接位置也互不沖突。

    總的來說,微星9600GSO暴雪II在外觀上比較具有賣點,采用了微星獨家的海藻風扇,可以使散熱效果達到很理想的水平,并且這款顯卡的用料采用了微星所宣稱的“軍工級”做工(純固態(tài)電容和靜音電感)。最后在細節(jié)方面也非常到位接口豐富且不沖突。

● 技嘉9600GSO

    技嘉9600GSO是這次送測的產(chǎn)品中唯一一款采用全靜音設計的產(chǎn)品,全卡采用了大量的鋁質(zhì)鰭片式散熱片有效的增加了散熱面積,并且四個熱管有效的提升了熱量傳導的速度。另外散熱器的形狀采用了比較科學的風道設計,進而達到很好的散熱效果。

 

    PCB采用了技嘉慣有的海藍色PCB,整體布局比較松散,理論上可以降低元件之間的電磁干擾,在用料上全部采用富士通純固態(tài)電容。

 

    核心采用了55nm工藝的G94核心,核心擁有48個流處理器,支持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解碼引擎和CUDA、Physx物理加速。顯存部分采用8顆三星顆粒組成512M 256bit的規(guī)格。默認頻率:650/1625/1800MHz。

    采用了分離式供電設計,兩相核心供電在PCB前端,一相顯存供電在后端,每相供電搭配2個超薄封裝的MOS,并且采用了鐵素體全封閉電感。

    接口采用中規(guī)中矩的雙DVI+S-VIDEO設計,上方散熱片延伸出來,可以提升與冷空氣的接觸面積。

    總的來說,技嘉9600GSO是目前唯一一款采用全被動散熱的產(chǎn)品,真正做到了0噪音,在用料上全部采用了固態(tài)電容以及全封閉電感,理論上延長了顯卡的使用壽命,非常適合HTPC選用。

● 翔升金剛9600GSO

    翔升金剛9600GSO采用了金屬感十足的外觀,巨大的鋁制散熱器可以更好的吸收熱量,純金屬風罩不僅可以提供更好的散熱風道,還能進行輔助散熱。從而達到理想的散熱效果。

  

    采用了海藍色PCB,PCB的布局相當緊湊,焊點比較飽滿,幾乎看不到空焊點。供電部分采用分離式設計,在用料上全部采用日化固態(tài)電容。另外為了防止PCB變形,還在上方加入了金屬加固條。

  

    核心采用了55nm工藝的G94核心,核心擁有48個流處理器,支持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解碼引擎和CUDA、Physx物理加速。顯存部分采用8顆三星顆粒組成512M 256bit的規(guī)格。

    采用了分離式供電設計,兩相核心供電在PCB前端,一相顯存供電在后端,每相供電搭配2個MOS,并且全部采用了日化固態(tài)電容和鐵素體全封閉電感。

    在接口部分采用了較為豐富的VGA+DVI+HDMI組合,上方的開關是用來切換顯卡的兩個BIOS(高頻和低頻),而從實現(xiàn)簡單的超頻功能。

    總的來說,翔升金剛9600GSO采用了超酷的全金屬外觀,比較具有賣點。另外這款顯卡還采用了簡易的超頻功能,讓普通玩家也能體驗到超頻的魅力。

● 耕昇9600GSO大喬III

    耕昇9600GSO大喬III采用了通路同德的設計方案,由于采用了低發(fā)熱量的G94核心,因此巨大的純鋁制散熱器已經(jīng)足夠。采用了低轉(zhuǎn)速兩針接口的風扇。

  

    PCB為通路所常見的火紅色PCB,布線比較松散,降低了線路之間的干擾,供電也采用了分離供電設計。用料全部采用了日化固態(tài)電容。

  

    核心采用了55nm工藝的G94核心,核心擁有48個流處理器,支持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解碼引擎和CUDA、Physx物理加速。顯存部分采用4顆奇夢達顆粒組成512M 128bit的規(guī)格??梢酝ㄟ^TC技術擴展為1024M,默認頻率:550/1375/1800MHz。

    供電部分采用了1相核心供電以及1相顯存供電,雖然略顯單薄,但也能基本滿足低功耗G94的需要。用料上全部采用了日化固態(tài)電容以及全封閉電感。

    在接口部分采用了較為豐富的VGA+DVI+HDMI組合,同時照顧到了各種應用人群,并且3個接口設計的相當合理,即使同時連接位置也互不沖突。

    總的來說,耕昇9600GSO大喬III雖然看上去略顯單薄,搭配低功耗的G94以及較低的頻率使得這款顯卡甚為節(jié)能,非常適合作為下載機或HTPC使用。

● 雙敏速配9600GSO

    雙敏速配9600GSO同樣采用了通路同德的設計方案,由于采用了低發(fā)熱量的G94核心,因此巨大的純鋁制散熱器已經(jīng)足夠。采用了低轉(zhuǎn)速兩針接口的風扇。

  

    PCB和耕昇的相同,同樣為通路所常見的火紅色PCB,布線比較松散,降低了線路之間的干擾,供電也采用了分離供電設計。用料大部分采用了日化固態(tài)電容。

  

    核心采用了55nm工藝的G94核心,核心擁有48個流處理器,支持第二代PureVIDEO HD高清解碼引擎和CUDA、Physx物理加速。顯存部分采用4顆奇夢達顆粒組成512M 128bit的規(guī)格??梢酝ㄟ^TC技術擴展為1024M,默認頻率:550/1375/1800MHz。

    供電部分采用了1相核心供電以及1相顯存供電,雖然略顯單薄,但也能基本滿足低功耗G94的需要。用料上和耕昇的產(chǎn)品不太相同,大部分采用了日化固態(tài)電容以及全封閉電感。

    在接口部分采用了更為豐富的VGA+DVI+HDMI組合,不僅照顧到老款顯示器的連接,同時也方便了高清用戶,并且3個接口設計的相當合理,即使同時連接位置也互不沖突。

    總的來說,雙敏速配9600GSO和耕昇非常接近,同樣適合作為下載機以及HTPC使用。

    介紹完這么多市售的9600GSO產(chǎn)品,相信消費者已經(jīng)對9600GSO的各種版本有一定的了解。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實際在市場上,新版的9600GSO又被廠商細化,大致分為512M 256bit、1024M 256bit、512M 128bit三個版本。其中最后兩種非標準產(chǎn)品也許大家對其性能并不是非常了解,下面我們就來全面的測試一下市場上所有類型的9600GSO。

● 測試平臺

● 測試說明

    測試9600GSO的版本包括384M 192bit、512M 256bit、1024M 256bit、512M 128bit四個版本。為了更好的對比出性能差異,我們還選用399元的HD4650和499元的HD4670加以對比,測試項目包括理論性能測試、兩款DX9游戲、兩款DX10游戲以及ATI的御用游戲DX10.1《鷹擊長空》和NVIDIA的御用游戲PhysX《鏡之邊緣》的對比。鑒于顯卡的定位,畫質(zhì)設定為1680X1050最高畫質(zhì)noAA。

    注:384M 192bit和512M 256bit的產(chǎn)品我們采用了公版頻率,實際產(chǎn)品的性能會根據(jù)各品牌的默認頻率有所增減,1024M 256bit和512M 128bit的產(chǎn)品比較少見,我們就直接采用送測產(chǎn)品的默認頻率進行測試。

● 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是業(yè)界第一套專門基于微軟DX10 API接口、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tǒng)(需SP1)打造的綜合性基準測試工具,能全面發(fā)揮多路顯卡、多核心處理器的優(yōu)勢,可以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內(nèi)滿足PC系統(tǒng)游戲性能測試需求。

● 測試成績

    從測試成績可以看出9600GSO完勝于同價位的HD4600系列顯卡,其中G92核心借助于流處理器數(shù)量上的優(yōu)勢明顯領先于其他顯卡,同時也看出G94核心對于顯存容量并不敏感,1024M和512M的性能并沒有很大區(qū)別,但對于位寬相當敏感,128bit的產(chǎn)品性能下降很明顯。

● DX9游戲性能測試:《最后的神跡》

    由史克威爾·艾尼克斯負責開發(fā)的RPG大作《最后的神跡》也是一款受到了很高評價的游戲,并且已經(jīng)登陸PC平臺。游戲采用虛幻3引擎開發(fā),能夠代表不少電視游戲平臺移植作品的性能表現(xiàn)。

    在這款DX9游戲中,9600GSO又一次完勝,不過在這里G92的綜合優(yōu)勢并不是很明顯,只是稍稍領先于兩款256bit的9600GSO。

● DX9游戲性能測試:《街頭霸王4》

    《街頭霸王4》是今年7月份剛剛發(fā)布的一款游戲,該作從XBOX平臺移植而來,憑借著《街頭霸王》的名聲使得這款最新的作品格外受歡迎,新作品對顯卡也有很高的要求。

    在這里流處理器的數(shù)量優(yōu)勢又一次得到體現(xiàn),G92一枝獨秀領先了G94產(chǎn)品將近10幀,剩余3款9600GSO也能流暢的運行這款游戲。但HD4600運行這款游戲就稍顯吃力。

● DX10游戲性能測試:《生化危機5》

    《生化危機5》是前幾天剛剛發(fā)布的一款DirectX 10游戲,具有非常戲劇的劇情,并且可玩性很好。作為一款最新的DirectX 10游戲,我們自然不會放過對這款游戲的測試。

    似乎A卡對于這款游戲支持的比較好,兩家顯卡的差距并不是很大,都能勉強的運行。其中128bit產(chǎn)品性能下滑的比較明顯。

● DX10游戲性能測試:《孤島危機:彈頭》

    《孤島危機:彈頭》作為新一代顯卡殺手,繼承了前輩的特質(zhì),連目前最優(yōu)異的雙核心顯卡都不能完全征服,但是出色的畫質(zhì)表現(xiàn)卻讓無數(shù)玩家魂牽夢繞。除了支持逐象素光照技術、法線貼圖、位移貼圖等傳統(tǒng)功能外,其先進的SHDER系統(tǒng)還可以使用各種紋理通過特殊算法實時產(chǎn)生更為真實的陰影、泥濘、冰凍等特殊表面材質(zhì)效果,另外,一些最新的由DX10引入的特效如實時逐象素光照、凹凸反射/衍射、容積、動畫貼圖等在游戲中也有體現(xiàn)。

    這款游戲非??简烇@卡性能,六款顯卡均不能流暢運行,因此得出來的分數(shù)沒有多少可比性。

● DX10.1游戲測試:《鷹擊長空》

    《湯姆克蘭西之鷹擊長空》是最近剛剛發(fā)布的空戰(zhàn)模擬類游戲大作,其中大量采用了HDR、體積云、體積光等高級DX10效果,是比較考驗顯卡性能的測試游戲之一。

    《鷹擊長空》可以說是專門為ATI所優(yōu)化的游戲,N卡絲毫不占優(yōu)勢,但從結果也可以看出盡管在這么不利的條件下,N卡依然和A卡打成平手。

● 物理游戲性能測試《鏡之邊緣》

    《鏡之邊緣》是全球游戲巨頭EA于去年發(fā)布的一款“跑酷(Parkour)”類游戲,這款游戲采用虛幻3游戲引擎,由EA旗下的DICE工作室開發(fā),是EA首款采用NVIDIA PhysX物理加速的游戲。

    《鏡之邊緣》可以說是NVIDIA的專屬游戲,在不開啟物理加速的情況下,雙方又一次戰(zhàn)成平手,而在開啟物理加速的情況下,A卡不支持PhysX的缺點暴露無遺,慘敗于對手。

    從以上的測試成績中可以看出9600GSO在同價位中游戲性能的優(yōu)勢相當明顯,完全領先于ATI的兩款產(chǎn)品,但實際上NVIDIA顯卡的優(yōu)勢并不僅僅局限于性能的表現(xiàn),顯卡的附加功能也比較豐富,如CUDA通用計算、3D立體視覺等,下面就分別對此作一簡單介紹。

    對于一些視頻工作者,最為頭痛的莫過于視頻轉(zhuǎn)碼時的漫長等待。之前轉(zhuǎn)碼一段視頻短則幾十分鐘、長則數(shù)小時,工作效率非常低。而NVIDIA推出的CUDA技術,就可以使視頻轉(zhuǎn)碼所需的時間大大減少。

四核CPU大戰(zhàn)GPU!誰才是視頻轉(zhuǎn)換之王

    目前已經(jīng)有很多轉(zhuǎn)碼軟件支持CUDA技術,比如Badaboom、MediaShow、MediaCoder、暴風轉(zhuǎn)碼等。經(jīng)過我們的測試,使用這兩項加速技術后,轉(zhuǎn)碼時間相對于之前縮短一半以上。詳細評測請參見《GPU決戰(zhàn)視頻轉(zhuǎn)碼》。

  另外在圖形處理上,adobe最新的CS4系列軟件中都已加入了對CUDA的支持。以上面的PS為例,開啟顯卡加速之后,在大像素圖片的縮放上和旋轉(zhuǎn)上速度的提升非常明顯。

    相信有不少玩家曾經(jīng)在電影院看過3D電影,并被其逼真的3D顯示技術深深吸引,這個技術使人的視覺體驗又有了新的提升。能否在自家的電腦上也能實現(xiàn)這樣的效果呢?實際上方法很簡單,只需一塊支持3D vision技術的顯卡(目前NVIDIA的全線顯卡均已支持)和一個成本不到10元的紅藍眼睛即可。

  

    設置的方法也比較簡單,只需在NVIDIA控制面板中的3D vision設置向?qū)е羞x擇第二項,并選擇好自己所看到的正確內(nèi)容,即可完成設置。更多的技術解析參見《3D眼鏡完全解析》。

    另外,如果用戶想達到更為逼真的3D效果,還可以選配3D Vision專業(yè)版的設備(如上圖),成本方面相比普通版有些偏貴,不僅需要1399元的專業(yè)眼鏡,還需要一臺刷新率為120Hz的液晶顯示器,雖然有些偏貴但所實現(xiàn)的效果非常接近完美。

    從以上的文字中我們已經(jīng)看出9600GSO的性能以及附加價值在同類產(chǎn)品中的優(yōu)勢相當明顯,接下來就要說到功耗問題了,實際上有些用戶選擇中低端顯卡就是看中了中低端顯卡的低功耗、節(jié)能的特性。那么這四款顯卡在供電方面的表現(xiàn)如何呢?

    由于計算顯卡的功耗有一定的誤差,因此我們關閉CPU及主板的省電功能,直接選用整機的滿載功耗和待機功耗。由于所采用的平臺是一樣的,因此所得數(shù)據(jù)同樣具有可比性。

    從數(shù)據(jù)上可以看出,G92雖然在之前的性能測試中保持領先,但在功耗方面領先卻比G94的產(chǎn)品提升了將近40W,1024M以及128bit的產(chǎn)品由于頻率較低,功耗稍稍低于512M 256bit的產(chǎn)品。

    通過我們之前比較全面的測試,可以看到在同價位的產(chǎn)品中NVIDIA的9600GSO優(yōu)勢相當明顯,即使在專為AMD顯卡所優(yōu)化的《鷹擊長空》中,性能下滑的也不是很明顯。而實際上中低端顯卡更要注重實際的應用性,9600GSO不僅可以用來玩游戲,還能通過比較成熟的CUDA通用渲染技術來實現(xiàn)視頻的快速編輯等,這是“競爭對手”所不能做到的。

泡泡網(wǎng)5月巨獻:四十款9600GT橫評預告

    新舊核心版本的9600GSO產(chǎn)品中,G92核心性能方面非常具有優(yōu)勢,但由于采用了65nm工藝,在功耗上不占優(yōu)勢;而G94核心采用了較為先進的55nm制造工藝,雖然性能略遜于G92的產(chǎn)品,而僅數(shù)幀的差距并不影響游戲的流暢度,但在節(jié)能方面大大領先于G92核心,既兼顧了性價比又兼顧了能耗比,因此推薦購買基于G94核心的產(chǎn)品?!?

0人已贊

關注我們

泡泡網(wǎng)

手機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