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福利片在线播放,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18video性欧美19sex,ysl蜜桃色www,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泡泡網(wǎng)音頻頻道 PCPOP首頁      /      音頻     /      行情    /    正文

百人百首經(jīng)典!80-90年代流行巔峰(1)

    泡泡網(wǎng)音頻頻道10月2日 作為《獻禮國慶大壽!中國音樂60年變遷回顧》的續(xù)文,我們在整個國慶期間,為大家展示這60年音樂變遷中的部分經(jīng)典歌曲——共收錄100首,共分10期,分類如下:

    50-70年代中期的紅色歌曲    2期
    80-90年代的流行巔峰        4期
    2000年至今流行             1期
    中國搖滾記憶               1期
    中國樂隊組合               1期
    中國校園民謠               1期

    相關的音樂推薦文章鏈接如下:

    音樂專題:《100人100首經(jīng)典歌曲——中國音樂60年變遷回顧

    《百人百首經(jīng)典!振奮人心的紅色歌曲(1)
    《百人百首經(jīng)典!振奮人心的紅色歌曲(2)
    《百人百首經(jīng)典!80-90年代流行巔峰(1)
    《百人百首經(jīng)典!80-90年代流行巔峰(2)
    《百人百首經(jīng)典!80-90年代流行巔峰(3)
    《百人百首經(jīng)典!80-90年代流行巔峰(4)
    《百人百首經(jīng)典!現(xiàn)在的流行樂缺乏靈魂
    《百人百首經(jīng)典!中國搖滾從興起到衰落
    《百人百首經(jīng)典!中國的樂隊和組合風靡
    《百人百首經(jīng)典!難忘年少難忘校園民謠

    注:相關文字資料,均搜自網(wǎng)絡。

    如您有建議或者意見,請發(fā)郵件至sound#pcpop.com(發(fā)送時請用@代替#)。


    劉文正,曾經(jīng)是臺灣最紅的男歌手,紅到發(fā)紫發(fā)黑,比現(xiàn)在的周杰倫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是瓊瑤電影的當紅小生,他的歌迷影迷多得難以記數(shù),他是真正把“校園歌曲”發(fā)揚光大的第一人。但他在自己最紅的時候離開了,遠走美國之后,他再未在媒體上露面,為的是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示人,不讓完美形象受到任何不利影響??墒鞘屡c愿違,現(xiàn)在的年輕人幾乎沒人知道他。而曾經(jīng)深愛他的人,則永遠深愛下去。

劉文正《三月里的小雨》

    劉文正這顆璀璨的明星,在他的藝術生涯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在華語流行樂壇上印下了永恒的烙印。他用自己真摯的情感譜寫出一篇篇動人的樂章,從歌林時期的時期《諾言》、《小雨打在我身上》到東尼的《蘭花草》、《三月里的小雨》,寶麗金的《一段情》、《愛之旅》,他用自己獨特的嗓音和藝術才華在流行樂壇不斷掀起高潮,并且開創(chuàng)了校園歌曲的新天河。他曾三度榮獲臺灣金鐘獎非常好的男歌星,這種殊榮足以證明他的演唱才華。如今雖然劉文正早已退出歌壇,但是他的名字將永載音樂史冊。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中國通俗歌壇可能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鄧麗君那樣能在如此長的時間里如影隨形地陪伴如此多人的歌星。雖然,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通俗歌星、歌后層出不窮,但是,大浪淘沙,能讓我們耳熟能詳?shù)囊呀?jīng)不多了,可鄧麗君依然光芒四射。

鄧麗君《甜蜜蜜》

    此外,鄧麗君用國語、粵語、閩南語、日語、英語演唱均熟練自如、風格各異的幾百首經(jīng)典歌曲足以讓那些一輩子只唱了一兩首成名曲之后就銷聲匿跡的歌星汗顏。

    而且,我們欣賞鄧麗君最大的困難就是打著燈籠也很難找到一首難聽的歌。正如臺灣電視公司著名主持人田文仲先生所言:鄧麗君的歌老少咸宜,從懂話的兩歲娃娃到兩百歲的老人都愛聽。

    許冠杰(英文:Samuel Hui,1948年9月6日-),昵稱“阿Sam”,生于廣東廣州,籍貫廣東番禺(今廣州市),自1970年代起以通俗廣東歌詞譜下多首樂章,開創(chuàng)香港粵語流行曲的潮流,在香港樂壇被稱為“歌神”、“香港樂壇巨星”、“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廣東歌鼻祖”。

許冠杰《浪子心聲》

    若要數(shù)許冠杰的名曲,最有代表性的,自然屬于他那些反映香港市民日常生活的歌曲了。沒有人反對,他的情歌,溫婉動人。但是要數(shù)到今天仍然能令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的“生活之歌”。

    有人這么評價:如果要找一首歌來代表許冠杰的話,不少人都會有不同的選擇:《急流勇退》是許冠杰的杰作之一,還記得那歌詞——“名成利就人人想擁有”,一開始便引起所有人的共鳴;《同舟共濟》里面更是不少人的憤恨——“實在亟不愿,移民外國做逮菜斟茶”;《浪子心聲》更是所有人的心聲“難分真與假,人面多險詐”。不過,說到最終亟的,還是到今天還能成為話題的歌《半斤八兩》。

    羅文,原名譚百先,原籍廣西桂平,熱愛音樂及舞臺演出。1967年,組成業(yè)余樂隊“羅文四步合唱團”,踏足歌壇,開始其歌唱生涯。1972年,他與開心果沈殿霞合組“情侶合唱團”,曾作多次海外演出;大受好評。l974年,羅文成為無線電視合約歌手,開始積極參與多項慈善盛會,如:保良局籌款、東華三院之夜、童軍總會之夜、仁濟及博愛醫(yī)院籌款等。

羅文和甄妮《鐵血丹心》

    羅文曾主唱了多首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主題曲,如:《錦繡前程》《家變》及《小李飛刀》《射雕英雄傳》等,其中連續(xù)24個星期在全港各電臺十大流行榜內持續(xù)優(yōu)秀,《小李飛刀》主題曲風靡全球華人世界,奪取無數(shù)獎項及榮譽。1976年,羅文在香港“利舞臺”舉行了15場個人演唱會,所有門票一日售罄,成為香港首位個人演唱會的藝人,并從此掀起香港舉辦個人演唱會之熱潮。

  此后羅文參加了多場演出,倍獲好評。1989年底,羅文在新落成的香港文化中心舉行演唱會,成為首位在那里演出的藝人,同年,他共演出了44場,破了香港藝人演出紀錄。1991年,為惜別行將拆卸之百年建筑“利舞臺”,羅文作為首位于利舞臺開個唱的香港藝人,舉行了“羅文再見利舞臺”演唱會。同年他再度于香港文化中心舉辦了14場個人演唱會,反響熱烈,門票也是瞬即售罄。

  1996年8月2日,羅文正式宣布演唱會后完全退出舞臺。8月21日,無線電視臺為羅文特備節(jié)目《最后的加冕》,群星向羅文致敬,并稱他為樂壇教父。9月起,羅文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光輝舞臺”演唱會,他與歌迷共享永恒的光輝。

    譚詠麟, 英文名“Alan”,綽號“譚校長”,為已故足球名宿譚江柏之子,生于香港,籍貫廣東新會,是一位在中國大陸有影響力的香港粵語流行曲歌手與電影演員,是于1980至1990年代的樂壇巨星,曾在1984至1987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連續(xù)四屆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直至現(xiàn)在仍活躍歌壇和娛樂界。當有關年齡問題時,他常自稱“年年皆為廿五歲”,倡導樂觀、開朗的年輕心態(tài)。阿倫以演唱浪漫情歌著名,是一位以快歌與臺風取勝的紅星。

譚詠麟《水中花》

    譚詠麟曾為失敗者樂隊(Loosers)成員,1973年,譚詠麟、鐘鎮(zhèn)濤、彭健新、陳友、葉智強五人組織成立了溫拿樂隊Winners,譚詠麟任主音歌手,正是這支當時聲名顯赫的樂隊,為譚詠麟后來的成功打下了基礎,溫拿的唱片,電影,電視節(jié)目以及演唱會風靡整個東南亞,并獲得無數(shù)獎項,即使在如今,隔五年就“浮出水面”一次的溫拿樂隊,仍擁有大批歌迷,每次演唱會,捧場者都十分可觀。

  單飛后,1979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反斗星》,當年赴臺灣拍電影,1981年憑《假如我是真的》獲臺灣金馬影帝,1982年返港,1984初到1985年初其間推出的三張唱片《霧之戀》《愛的根源》《愛情陷阱》,被譽為“愛情三部曲”,奠定其天皇巨星地位,連奪84-87年度四屆“最受歡迎男歌手”獎,1988年2月13日于1987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上宣布退出有比賽性質的音樂比賽節(jié)目,之后繼續(xù)出唱片,并大力提攜和指點新人。

  作為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神話,譚詠麟擁有很多多數(shù)比不上的紀錄,溫拿樂隊時代就屢屢創(chuàng)造了白金唱片銷量的成績,1985年在紅館連開20場個人演唱會,1989年再次刷新紀錄創(chuàng)造連開38場音樂會的紀錄,而在94年舉行的香港大球場演唱會最為歌迷們津津樂道,其中的金曲如“講不出再見”常年占據(jù)卡拉OK廳點歌排行榜之首,他的高質和高產(chǎn)稱霸整個華語樂壇。幾十年來,香港歌壇風流人物無數(shù),只有他是唯一一個可以橫跨70、80、90年代以及新世紀的天王巨星。而1991年,他還在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演唱歌曲《水中花》。

    80年代的香港流行樂壇,正步向輝煌巔峰,涌現(xiàn)出大批經(jīng)典作品和經(jīng)典人物,資深歌手云集,后輩新人迭出,競爭極其激烈,而梅艷芳,卻穩(wěn)坐“最受歡迎女歌手”之寶座長達五年之久(至今仍無人能打破其記錄);此外在1987-1989年連續(xù)三年都創(chuàng)下了在同一年奪得影后獎及最受歡迎女歌星獎的記錄,至今仍未有人打破;她獲獎無數(shù),更獲無數(shù)白金唱片,到1994年,所推出的唱片總銷量超越一千萬張;而作為流行曲歌手,更獲得香港藝術家年獎“歌唱家獎”;她真正是無人可替代的“天皇巨星”。

  在80年代,阿梅開創(chuàng)了不少先河,從某種意義上說,她是開創(chuàng)華人娛樂圈“包裝”時代的第一人,她以獨特的形象與歌曲重新定義了華語流行曲,也創(chuàng)出一種前無古人的中國女性形象。她的嗓音低沉而略帶沙啞,使得她的歌聲總是有種獨特的霸氣;而她的舞姿無疑是妖艷和性感的結合體,跳舞于她而言仿佛是一種生理機能,隨時隨地會迸發(fā)出來;東方的古典美完全被這一位妖艷的另類女子所擊得粉碎,時而妖女,時而淑女,更帶給自己一個“百變梅艷芳”的稱號。

梅艷芳《女人花》

    梅艷芳在自己21年的舞臺生涯里,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奇跡,無數(shù)經(jīng)典。她總喜歡在舞臺上制造些別出心裁的東西,從形象的大膽到舞臺設計的精湛,每次都會讓人有新鮮的感受,梅艷芳就是這么一個人,別人做不到的,她一定要做到,于是她創(chuàng)造了香港演藝史上無數(shù)的最高記錄:首位女歌手創(chuàng)下147場記錄、首位個唱創(chuàng)下15場佳績記錄、最熱淚盈眶演唱會、個唱稱冠創(chuàng)下28場佳績、最具概念演唱會、最具突破舞臺設計、真正的超百變演唱會、最高的表演高跟鞋、患癌癥歌手仍開個唱。

    除了唱歌,梅艷芳還涉足影壇,她是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奪“歌后”/“天后”,及即最受歡迎女歌星及非常好的女主角的香港女藝人,她亦曾是香港片酬最高的女演員和香港電影市場的票房保證。此后,分別憑《何日君再來》、《審死官》、《紅番區(qū)》、《慌心假期》、《男人四十》等影片多次獲得金像獎或金馬獎的非常好的女主角提名。

  此外,梅艷芳還熱衷于慈善和公眾視野。而這位瘦弱的女性,用她堅強的肩膀扛起了香港演藝界的大旗,這位“大姐大”成為香港演藝界的代名詞之一。

    張國榮(Leslie Cheung)。

  他是一位成功的演員,歌手,音樂人;
  他是一位不但達到演藝界巔峰地位,而且屹立二十年不見褪色的超級巨星;
  他是一位嚴謹,敬業(yè),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并作出了卓越貢獻的藝術家;
  他是一位以非凡的品位和藝術成就,從十幾年前就被尊為傳奇的神話人物;
  他是一位善良,寬容,堅強,熱誠,令接觸過的所有人都贊不絕口的好人。

張國榮《Monica》

  他是一個罕有的藝術天才,而且不但沒有浪費這份天才,反而用了數(shù)倍的努力做到更多更好。他的專業(yè)精神有口皆碑,對自己的行業(yè)懷有由衷的熱愛和全心的投入,不斷嘗試新領域和新突破,并且一再取得成功。他是香港作詞家與作曲家協(xié)會委任的“音樂大使”,作曲三十余首,作詞八首,譜寫的歌曲先后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十大勁歌金曲獎”、“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榜金曲獎”等多項大獎,五次入圍電影節(jié)非常好的原創(chuàng)歌曲提名,并且獲得金馬獎“非常好的原創(chuàng)電影歌曲獎”。他擔任監(jiān)制的唱片獲得過香港樂壇唱片類幾乎所有的卓越獎項,他擔任藝術總監(jiān)的演唱會被評價為具有大師級水準,他為演唱會設計的服裝、造型、編排的舞蹈多次被業(yè)界贊譽,他導演的MTV、音樂電影和公益短片都得到了廣泛好評。多年以來,他從未滿足于已有的成就,勇于以非凡的藝術水準和持續(xù)的創(chuàng)新精神引導業(yè)界時尚,無論是風華正茂的青年時代還是氣定神閑的優(yōu)雅中年,他始終是站在潮流最尖端的那一個。

    他是香港的一代傳奇與神話,“五百年才出一個的名優(yōu)”,超人的才華與品位,充滿星光的神采與深入骨髓的魅惑,王族一般的高貴氣質與翩翩佳公子式的優(yōu)雅風度在演藝界內外都久負盛名,多次在“最受歡迎藝人”、“演藝十大紅人”、“十大健康形象”、“十大靚人”等選舉中名列榜首。但是,與舞臺上銀幕中前衛(wèi)、風流、狂野、頹廢的多變形象相反,生活中的他,性格傳統(tǒng),作風低調,謙恭有禮,純真坦蕩,對事業(yè)認真,對工作嚴謹,對家人負責,對愛情忠貞,對前輩尊重,對后輩提攜,對朋友熱誠,對歌迷親切,一生大事小節(jié)無愧于心,無負于人,具有幾近完美的品德。歷經(jīng)的風風雨雨只是增強了他的堅韌,沒有改變他的一顆赤子之心,就算在被嚴重抑郁癥折磨的痛苦之下,也仍然熱愛生活,關心社會,積極投身公益事業(yè),盡力幫助身邊的朋友,從來不曾怨天尤人。這份非凡的人格魅力使他不僅僅是一個明星,更是一個高貴的藝術家,一個值得懷念的朋友,一個令人敬仰的人。

  羅大佑,臺灣省苗栗縣的客家人,祖籍廣東省梅縣,是臺灣地區(qū)的創(chuàng)作歌手、音樂家,有“華語流行樂教父”之稱。曾創(chuàng)作并演唱《戀曲1980》《戀曲1990》《童年》《光陰的故事》《鹿港小鎮(zhèn)》《愛人同志》《亞細亞的孤兒》《野百合也有春天》《皇后大道東》《之乎者也》《海上花》《是否》等國語、閩南語、粵語膾炙人口的歌曲,對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校園民歌及整個華語流行音樂風格轉變有劃時代的影響,其歌曲也是許多歌手爭相翻唱的對象。

羅大佑《童年》

    1982年4月21日,在臺灣出版首張創(chuàng)做專輯《之乎者也》,在華語流行歌壇投下巨大震撼,特別是專輯內單曲《鹿港小鎮(zhèn)》歌詞探討臺灣經(jīng)濟起飛后的社會劇烈變遷問題,廣泛引起各坊矚矚目。其后推出的《未來的主人翁》專輯,針對民族、時局、傳統(tǒng)社會,進行的批判與反省,收錄單曲《亞細亞的孤兒》(臺灣作家吳濁流嘆他玩國際地位名語),似吉他與蘇格蘭風迪伴奏緩緩感傷唱出,適值臺美斷交,在臺灣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與回想,一度且為國民黨文藝當局關切;并成為戰(zhàn)爭片電影《異域》主題歌(歌手王杰重新翻唱)。羅大佑眼戴墨鏡,全身黑衣的造型,與美國流行歌手鮑比迪倫(Bob Dylan)極為相似,在當時威權體制瓦解之際,是強列的反叛符號象征。

  1985年,協(xié)同張艾嘉、李壽全等創(chuàng)做完《明天會更好》后離臺赴港發(fā)展,創(chuàng)設“音樂工廠”。1990年代初期,中國大陸歌迷對羅大佑的喜愛到達高點,尤其是《戀曲1990》,被很多人所追捧。

    李宗盛1958年7月19日出生,他是80年代臺灣流行樂壇最具實力的詞曲作家和唱片制作人,有“百萬制作人”之稱。他制作的張艾嘉、潘越云、陳淑樺、辛曉琪和林憶蓮等女歌手的專輯都是既叫座又叫好的經(jīng)典。他為趙傳寫的《我是一只小小鳥》、為伍思凱寫的《讓我忘記你的臉》、為成龍寫的《生命中的每一天》等也都是風靡一時的熱門流行曲。

李宗盛《凡人歌》

    作為歌手他出版有《生命中的精靈》《愛情少尉》《李宗盛作品集》《遠行》(與香港音樂人盧冠庭合作)等專輯還與陳淑樺合唱《你走你的路》、與林憶蓮合唱《當愛已成往事》(電影《霸王別姬》插曲)。

    有人這么評價他:李宗盛是自20世紀80年代起,影響幾代人的華語音樂教父。而且,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

    費玉清,踏進歌壇迄今,出過個人唱片專輯40余張,連同合輯及精選有一百余張,所唱的情歌動人且無以倫比,有“金嗓歌王”的雅號。而且,費玉清擅長演唱民歌,在流行音樂樂壇,被尊為中國風歌曲的開山祖師。他的歌曲帶有濃烈的中國風格,在華人地區(qū)有重要影響力。

費玉清《一剪梅》

  費玉清唱紅的經(jīng)典歌曲無數(shù),包括有《夢駝鈴》《一剪梅》《長江水》《船歌》《水汪汪》《桃花江》《送你一把泥土》《凱旋》《晚安曲》《秋的懷念》《挑夫》《草原之夜》《我在你左右》《你是我永遠的鄉(xiāng)愁》《此情永不留》《相思比夢長》《情何以堪》《故鄉(xiāng)的女孩》《妹妹松開我的手》等。

    同時,他連續(xù)六年的亞洲十大歌星獎、臺灣金鐘獎非常好的男歌星獎、臺灣金鼎獎非常好的男主唱人獎以及兩屆的臺灣金鐘獎非常好的男主持人。并代表參加2000年于越南河內舉行的亞太影展,成為頒獎典禮上唯一演唱的華人歌星。<

0人已贊

關注我們

泡泡網(wǎng)

手機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