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學流行起來--姬十三和科學松鼠會
“我們是一群科學松鼠,要打開科學堅硬的外殼,剝出營養(yǎng)的果仁,送到公眾面前。讓科學像電影和音樂一樣,流行起來?!薄?/STRONG>
“科學如果總是讓公眾敬而遠之,那它還有什么意義呢?為什么就不能讓科學好聽、好看、好玩,像電影、音樂那樣流行起來呢?”畢業(yè)于復旦大學的神經(jīng)生物學博士姬十三(原名嵇曉華)厭倦了板著面孔搞科學的生活。
這個自稱為“理工生里比較文藝”的神經(jīng)生物學博士,帶著巧妙的想法,以及多年來積累的豐富媒體資源和社會資源,邁出了從實驗室到社會的重要一步。
2008年4月,姬十三放棄了自己在上海的工作來到北京,和幾位志同道合的科普作家一道,創(chuàng)立了科學松鼠會。他們要做科學的松鼠,幫大眾撥開科學堅硬的果殼,烹制營養(yǎng)、美味、有趣的科學果仁,讓更多人領(lǐng)略科學的奇妙。
“科學松鼠會”是一個科學傳播公益團體,致力于推動科學傳播的大眾化。它運用博客群、線上線下活動,以及與其他機構(gòu)合作開展活動等方式,以生動有趣的手段向大眾傳播科學,讓科學變得妙趣生生、簡單實用,同時也為科學傳播人才的培養(yǎng)開發(fā)了很好的平臺。
針對科學研究與公眾生活實際相脫離、科普人才缺乏、科學被束之高閣,成為少數(shù)研究者的游戲的現(xiàn)狀,姬十三選取最好玩的問題,用淺顯幽默的語言揭示深奧的科學原理—— “什么樣的脂肪能讓你變瘦”、“隱身衣的故事”、“側(cè)身看見自然的拱門”……,這些很貼近生活的博文,很快就擁有了許多粉絲。一年后,他們拿了下“德國之聲”全球非常好的博客和中文博客獎,他們出的文章合集在全國熱賣,他們的故事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如今,“松鼠”們的工作不僅限于寫科普文章,他們接受了專業(yè)的NGO孵化,管理運營的平臺日益完善,組織不斷壯大。他們還不斷豐富項目,讓科學與設計、文學、甚至影視等領(lǐng)域?qū)樱尶茖W更加走近生活。
科學松鼠會網(wǎng)址:http://pict.songshuhui.net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