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周刊:喬布斯稱推iPad志在云計算
泡泡網資訊頻道2月8日 蘋果CEO喬布斯在換肝手術后首度亮相,全世界等這一天,已經等了一年。而到底是什么革命性的新產品,將成為這位傳奇人物復出秀的主角?答案揭曉,就是只有一片薄薄屏幕的iPad。

iPad被蘋果給予了太多希望
iPod推出后,蘋果改寫了音樂隨身聽的歷史;iPhone推出后,智能手機重新被蘋果定義;現(xiàn)在,輪到iPad登場,這一次,蘋果將對人們熟悉的計算機,帶來什么震撼?
1月27日,在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Yerba Buena Center for the Arts),一早就聚集了近千名焦急等待的群眾,不只要一睹喬布斯的風采,他們還將在第一時間看到蘋果新產品。
當喬布斯走向舞臺,聚光燈打在他身上,全場起立鼓掌長達一分鐘。大病初愈,喬布斯身型清瘦,一挺胸,肋骨輪廓清晰可見,但魅力依舊,聲音也十分宏亮,他一連說了七次謝謝,才讓觀眾安靜下來,并且開始他的演講。
這一次,蘋果把云計算加上觸控的精髓,再往新的領域推進,iPad再度發(fā)動減法革命,直接瞄準臺灣科技業(yè)獨霸全球的小筆記本而來。
狠批小筆記本:它們只是便宜的筆記本
現(xiàn)在,我們所有的人都在使用手機和筆記計算機,在這兩者之間,是不是還存在著新領域?喬布斯說,這個問題,我們已思索多年。
當小筆記本(Netbook)在市場中崛起,有人認為,這就是介于手機和筆記型計算機間的新產品,問題是,小筆記本一點都沒有比前兩者任何一個來得更好。喬布斯炮火猛烈的說,它們速度很慢、畫質很差,而且跑的全都是笨重的PC軟件,它們只是便宜的筆記本。
在喬布斯拿出iPad前,他先秀了一張由《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轉載的文章:左邊的圖片,是圣經故事中,摩西拿著刻有上帝誡文的石板十誡高舉向天際;右邊的文字則寫著,上一次,大家對于一片平板感到如此興奮,是在那個時候。
《華爾街日報》藉此暗喻,全世界對于蘋果即將推出平板計算機的高度期待,當我看到這篇文章時,我噎到了。喬布斯逗得全場大笑,隨即拿出那片在蘋果迷心中可媲美十誡的平板計算機iPad。
此次iPad現(xiàn)身,網絡上反應兩極。有的網友表示很失望,認為iPad只不過是放大版的iPod;有人認為,iPad和先前外界預測的平板計算機規(guī)格相差太大;也有人說,iPad還不如一臺宏碁或華碩的小筆記本來得實用。
宏碁全球副總裁林顯郎說,iPad屬于利基型產品,出貨量不會太大;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表示,華碩內部早已研發(fā)出平板計算機,但今年對市場發(fā)展還是持平看待;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則把iPad看成一個很好的電子書。
和iPhone推出時的狂熱相比,市場對iPad似乎有點冷眼旁觀。
但是從iPad供貨商傳出消息,根據(jù)蘋果開給宸鴻和勝華的備料通知,兩個觸控面板廠一個月的出貨量,加起來最多將高達兩百萬片!換句話說,喬布斯有信心,今年就可賣出上千萬臺的iPad。
喬布斯的信心,從何而來?
華碩在二○○七年推出了全世界靠前款小筆記本Eee PC,被視為發(fā)動了一場減法革命。Eee PC舍棄高端處理器而采用英特爾(Intel)的低階平臺;把屏幕縮小成七吋;操作系統(tǒng)用免費的Linux;Eee PC減去筆記型計算機的重量和價格,只保留夠用的功能。亞馬遜(Amazon)網站票選Eee PC為年度最想要的圣誕禮物、英國《金融時報》將它的影響力與蘋果并列。
觸控功能:拋棄不合人體工學鍵盤
三年后,喬布斯發(fā)動了第二次減法革命。iPad只留下一個9?7吋的屏幕,拿掉鍵盤和鼠標,沒有USB插槽、沒有讀卡器、甚至沒有固網接口,只用WiFi和3G來連網,根本不搭載任何筆記本計算機用的操作系統(tǒng),甚至連最大的硬盤,也只有64GB。
這臺iPad,最低定價僅僅四百九十九美元;但是,蘋果沒有犧牲該有的質量。
iPad的屏幕,采用了和MAC同等級的面板;操作接口,iPad用的是和iPhone同款的電容式多點式觸控;由蘋果研發(fā)的中央處理器具備1GHz的效能,操作速度流暢。
蘋果設計部門資深副總裁義夫(Jonathan Ive)說,iPad就只是一片屏幕,使用者不被限制用哪種方法拿著iPad,也不用再強迫自己去適應小筆記本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小鍵盤。
同樣的減法思維,華碩想的是如何減去規(guī)格和價格;蘋果想的,則是減去和上網不直接相關的功能。
喬布斯強調,介于手機和筆記型計算機之間,第三種領域的產品,必須在某些重要功能上,創(chuàng)造出超越前面兩者所能提供的體驗,不然它們就沒有存在的理由。這些關鍵功能,全都聚焦在上網:包括瀏覽網頁、收發(fā)電子郵件、觀賞影片照片、聽音樂和玩游戲。
云計算技術:儲存硬件都可省去
有人質疑,iPad的儲存容量過小,但蘋果重視的是,讓用戶透過iPad上網,當一切都可以在云計算完成,硬件的儲存空間早已不是重點。也就是說,當對手還在計較價格和規(guī)格,蘋果直接跳過這個議題,搶先一步把消費者直接帶到網絡上,使用蘋果提供的各種服務。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指出,iPad的特色和規(guī)格,更加直接的聚焦在互聯(lián)網這件事上;尤其是,iPad采取了和iPhone相同的操作系統(tǒng),也就是說,iPad可以直接享用在iPhone的App Store平臺上超過一百四十萬種的應用程序。
iPod因為有了iTunes,隨身聽變成每個人購買音樂的信道;iPhone因為有了App Store,手機變成下載各式各樣應用程序的平臺;由于音樂和軟件下載業(yè)務發(fā)展蓬勃,蘋果上一季的營收,達到一百五十六億美元,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喬布斯用同樣的營運模式概念,讓iPad跳脫筆記本計算機的舊思維,挑戰(zhàn)消費者使用小筆記本的傳統(tǒng)觀念。
拓墣產業(yè)研究所所長陳清文直接指出,華碩和蘋果兩者之間,運用減法最根本的不同之處,在于Eee PC是硬件、軟件都減掉了,但是iPad是減了硬件,卻增加了軟件和內容。當華碩等IT廠商,還在計算機產品的邏輯里打轉,蘋果早已把產品設計導向完全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規(guī)格和硬件都是其次,提供給使用者優(yōu)質的體驗才是重點。陳清文說。
蘋果iPhone軟件部門資深副總裁佛羅斯特(Scott Forstall)說,iPad想要提供的是一種把整個網絡握在手上的體驗。復制iPod和iPhone的成功,iPad要用云計算加上觸控,打敗小筆記本。
對于同樣定位自己是移動上網產品的小筆記本,如今還有哪些優(yōu)勢?美國投資銀行Piper Jaffray分析師Gene Munster的疑問,是對因小筆記本大幅拉抬出貨量的雙A:宏碁和華碩,提出一大警訊。
如何用服務跳脫殺價宿命
iPad來勢洶洶,但它仍有一些風險。宏碁全球副總裁林顯郎表示,蘋果的營運策略就是封閉性,他認為,即使蘋果推出平板計算機,也是屬于利基市場。
從某個角度來說,消費者未必愿意自己的計算機中,所有的應用程序和內容,都來自單一提供者;以亞馬遜的電子書Kindle為例,就是因為提供了最多元的電子書內容,才獲致空前成功。
另一方面,iPad目前還無法多任務處理,使用者無法在瀏覽網頁的同時,播放影音檔案或是收發(fā)電子郵件。但市場認為,蘋果最終會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如今的蘋果年營收達五百億美元,來自三個主要產品線:音樂隨身聽iPod、智能手機iPhone,還有MAC。
這三種產品有一個共通點:他們全都是移動上網裝置(mobile device),喬布斯定義,如今的蘋果,就是一個移動上網公司!而且就營業(yè)額來看,蘋果已經超越了索尼(Sony)和三星(Samsung)的移動通訊部門,甚至超越了手機業(yè)龍頭諾基亞(Nokia)。
有代工廠認為,iPad的硬件技術毫無門坎,不論觸控或無線上網功能,都沒有新意;然而,卻沒有人意識到,蘋果早已無意在價格和硬件上捉對廝殺,喬布斯勇于減去傳統(tǒng)筆記本的功能,就像他切除了自己身上的癌細胞。■
相關專題: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