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色"終極進化 三星旗艦LED液晶試用
三星2007年主打的“黑鉆”系列
三星每年的液晶顯示器新品主打,成為不少廠商新品推新的指南參考。從2007年的“黑鉆”系列開始,三星液晶顯示器開始了外觀工業(yè)設計的大步前進,在一些廠商還在研究如何低成本做出如“黑鉆”系列般出色的鋼琴烤漆工藝,三星卻已經將工業(yè)設計的目光轉移到了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
三星推出的首款“絕色”系列機型T220
采用TOC工藝的“絕色”系列在2008年推出后,得到了業(yè)內以及眾多消費者的好評,其不僅為三星顯示器高端機型銷量占比立功,同時也讓自家同期推出的中端“暗香”系列黯然失色。與此同時,一些有意模仿此外觀工藝的廠商卻表示成品率與成本控制是一大難題,而三星卻用自身多產品線的優(yōu)勢,有效的均攤了新工藝帶來的成本提升,其強大的研發(fā)以及內部管理流程,也讓其成品率處于高水準。
擁有透明細頸支架的超薄新“絕色”——P2370
2009年,“絕色”系列再進化,50系、70系新“絕色”產品在原有基礎上提升了做工,更加精細,材料的顏色漸變效果也更加出色。
三星新一代“機皇”——PX2370
2010年,三星顯示器全新“機皇”PX2370誕生,TOC工藝經過兩年的進化與提升,在這款新機上得以體現,硬朗筆直的線條,透明的超窄邊框包裹、黑色的半透明底座等等。
我們將在下面,為大家分享三星這款新“機皇”的試用感受。
在CCFL背光時代,三星早期的193P+以及去年推出的P2370,是超薄液晶的一個標桿,在進入LED背光時代以后,三星憑借XL2370再次“瘦身”。今年上市的PX2370,作為全新的力作,機身更加纖薄……
外觀設計簡潔,但“沉默”的外表下又有幾分奢華
無論是手指拿捏,還是側面眼觀,都能感覺到其機身刀鋒一般的纖薄
背部采用黑色鋼琴烤漆,工藝精湛,這一點可以從其鏡面反光畫面不拉伸、不扭曲看出
采用透明細頸支架,讓整機有種纖細、四兩撥千斤的美感,而底座則是黑色半透明,這樣的材質在顯示器產品中還是首次應用
機身厚度比1元硬幣直徑小一些
其外接電源適配器不僅體積小,厚度也控制的不錯
PX2370在型號上雖屬“70系”,但與“絕色豪華版”70系的圓潤風格大相徑庭,其筆直的線條,棱角的垂直過渡,更有“絕色時尚版”50系的風范
前邊框外層有透明的亞克力包裹,并且做工精細,無氣泡
底邊框同樣采用超窄邊設計,這要得益于OSD按鍵設置在背部側面
硬朗的外觀設計風格
位于正中的觸控開關按鍵
連接電源和HDMI接口時
該機在背部一小塊區(qū)域繼承了DC電源接口、DVI、HDMI、模擬音頻輸出、光纖音頻輸出等接口。其中高清播放設備通過HDMI接口連接該機時,可以從光纖音頻輸出接口導出無損的音頻信號,接駁高素質的音頻設備,獲取非常好的的音質,這一點充分考慮了高端用戶的需求。
三星PX2370的OSD按鍵設計在背部側面,不影響正面的外觀形象,側面有按鍵標識,但基本用不著
用手可以感覺到按鍵的相對位置,隨便按下一個按鍵,會彈出標識指示,與背部按鍵一一對應,清晰明了,操作很方便
再次按下按鍵,就會彈出完整的菜單界面
擁有寬高比調節(jié)功能
該機擁有MagicLux功能,通過感應器感應環(huán)境光源強弱,自動調節(jié)顯示器亮度高低,在創(chuàng)造更舒適的視覺體驗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能。該功能提供低、中、高三檔感應敏感度調節(jié),也能夠關閉。
在基礎性能測試時,該機的底邊有輕微漏光出現,黑度較好,但黑度均勻性控制一般,令人意外的是,該機的三原色非常鮮艷,一改LED背光液晶“白如水”的印象。
在實際的圖片測試、影片測試以及游戲測試中,從主觀上,可以明顯感覺到該機的畫面非常艷麗,明亮場景顏色飽滿,精神,看著很有質感,畫面較暗的場景,細節(jié)層次也有不錯的表現。該機唯一的不足是,明亮時的灰階層次稍弱一些。
該機亮度100%時,功耗為最大值26.4W
50%亮度時,功耗23W,雖然僅有3W的功耗降低,但眼觀屏幕,有較大幅度的亮度降低
30%亮度時,功耗21.6W,此時適合上網、辦公等文本類應用
將亮度將為0%時,功耗值為19.4W
三星PX2370雖然采用LED背光,但其功耗上的控制表現一般,其最低功耗值還沒有其行業(yè)LED背光機型24吋寬屏BX2440的最高功耗低。從亮度的大幅衰減與功耗的小幅降低來看,該機主要的能源消耗可能集中在電源模塊與IC控制模塊上。
● 試用感言:
三星PX2370的最大賣點還是外觀上面的推陳出新,全新的超薄硬朗外觀設計,會讓一些大眾用戶產生很強的購買欲望。除此之外,該機雖然采用TN液晶面板,并且是LED背光,但在性能方面,相比同類機型,有著很大的進步,可以看作是WLED背光液晶產品開始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
不過該機作為三星的消費級旗艦形象機種,價格并不便宜,官方報價在2500元以上,如果考慮性價比的話,該機不是非常好的選擇?!?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