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2GB海量顯存:GTX560Ti SLI戰(zhàn)卡皇
泡泡網(wǎng)顯卡頻道3月10日 在剛剛過去的2010年,GTX460無疑最為風光,它并非定位旗艦,卻以出色的性能表現(xiàn)和無可比擬的價格定位打動了眾多消費者,為NVIDIA開拓了大量的市場,但它所用的GPU核心——GF104卻是一顆不完美的核心。
2011年伊始,NVIDIA終于發(fā)布了期待已久的重磅顯卡——GeForce GTX 560 Ti,積累了數(shù)月經(jīng)驗之后,成熟的工藝給我們帶來了更低的功耗、更低的溫度以及更好的執(zhí)行效率,新的GTX 560Ti受到高端玩家的追捧。
GTX560Ti 定位高端DX11主力產品,定價2000元左右,相比GTX570/GTX580便宜很多。作為NVIDIA國內核心合作伙伴,在NVIDIA發(fā)布GTX560Ti之初,銘瑄便率先推出了基于高頻非公版的GTX560Ti黑武士,性價比不俗。
日前銘瑄又推出了新款GTX560Ti,搭載2GB超大容量的GTX560Ti終結者已經(jīng)在全國到貨,這也是全國少有一款GTX560Ti/2G產品。有傳聞說GTX560Ti/2G可以在高分辨率畫質下干掉GTX570,所以NV不允許出2GB版本……
為何唯獨銘瑄能生產2GB顯存的顯卡,內幕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些傳聞讓們對這這款特別的產品更具期待,2GB容量顯存是否真的能帶來性能的大幅提升?
有些朋友可能對GTX560Ti還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我們首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這款產品的特點。
作為GTX460的完全體,基于第二代Fermi的GTX560Ti性能趕超上代高端GTX470,GF114核心全開流處理器達到384個,搭載高速256bit DDR5的組合,性能得以盡情發(fā)揮,這款定價2000元的產品卻連對手高端產品都未必能招架,因此得到廠商熱推。
● 流處理器數(shù)量提升
從規(guī)格上看,GTX 560 Ti就是GTX460的完整版本,流處理器提升到了384個、顯存控制器也得以補全。
但是這七個月英偉達自然不是坐等臺積電工藝成熟,GF114的改進也絕對不僅僅是開核SM這么簡單。相對于GT460,新產品還有別的優(yōu)化。
● 動態(tài)分配緩存
GF114核心的緩存設計非常有意思,它不再是一組SM對應一組緩存,而是采用的是L1和共享緩存動態(tài)分配緩存的設計。這種劃分方式完全是動態(tài)執(zhí)行的,一個時鐘周期之后可自動根據(jù)任務需要即時切換而不需要程序主動干預。
也就是說一級緩存與共享緩存是互補的,共享緩存能夠為明確界定存取數(shù)據(jù)的算法提升存取速度,而一級緩存則能夠為一些不規(guī)則的算法提升存儲器存取速度。
● 頻率提升
相對于GTX460來說,GTX 560 Ti在核心、Shader以及顯存頻率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記得在GTX460發(fā)布的時候,有無數(shù)玩家對這款產品的頻率都非常不滿。一是核心頻率和Shader頻率較低(675/1350),二是顯存頻率也和AMD的同級別產品差距太大。對高端顯卡比較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AMD凡是采用GDDR5顯存的產品,默認顯存頻率都超過了4000MHz,而NVIDIA此前最高端的GTX480顯存頻率都只有3696MHz。
但是,本次發(fā)布的GTX560完全可以讓用戶忘掉GTX460在頻率上的遺憾,GTX 560 Ti的默認頻率高達822/1644/4008MHz,比GTX460高出一大截。
▲ NVIDIA公布的GTX580官方PDF
這張柱狀圖體現(xiàn)的是擁有384個流處理器以及更高頻率的GTX 560 Ti 相對于GTX460的性能提升,可以看到在改進工藝的基礎上再提升頻率和流處理器數(shù)量之后,GTX 560 Ti的威力非常強大,很多數(shù)游戲性能提升幅度約30%,個別甚至達到40%之多!
銘瑄GTX560Ti終結者作為市場上唯一的一款2GB版GTX560Ti,可以說是專為發(fā)燒玩家用戶而打造。搭配做工出色的黑冰2散熱器,不僅能有效鎮(zhèn)壓默認高頻帶來的發(fā)熱量,即使用戶對顯卡進行超頻,該散熱器也能應付自如。作為全國首款上市的2GB GTX560Ti,銘瑄GTX560Ti終結者的售價僅為2299元,非常適合發(fā)燒玩家購買。
前面我們簡單的介紹了一下GF114核心的GTX 560 Ti相對于GF110核心的 GTX460的改進,大家也應該對NVIDIA Geforce GTX 560 Ti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我們看看銘瑄GTX560Ti和公版GTX 560Ti有何不同。
這款GTX560Ti做的非常精致,流線的邊框加大口徑雙風扇,非常討喜。
銘瑄GTX560Ti終結者基于最新的40nm GF114-400核心,擁有GF110的全部特性,完美支持DirectX11,內建多達384個統(tǒng)一流處理器,64個紋理單元,具備PhysX物理加速技術和CUDA并行加速技術技術,支持PureVideo HD全高清硬解碼技術,整合7.1聲道HD Audio CODEC,支持次世代音頻源碼輸出。
銘瑄GTX560Ti終結者搭載16顆三星0.4ns高速GDDR5顆粒,組成2048MB/256bit的強悍顯存規(guī)格,擁有2GB的海量顯存使顯卡即使在30寸顯示器2560*1600的高分辨率下運行游戲也能獲得良好的性能上,多開游戲環(huán)境下也會大受裨益。另外核心頻率高達823MHz,流處理器頻率1645MHz,顯存頻率4008MHz。
5相供電,2個6pin外接電源構成了銘瑄GTX560Ti終結者供電主體,全部采用全封閉電感以及三洋SPEC固態(tài)電容,每相供電更配置了3顆成本高昂的安森美SO-8低阻抗八腳mos,以確保顯卡供電的純凈和充足。
散熱方面,銘瑄GTX560Ti終結者配備了“黑冰2”散熱器,該散熱器采用了雙風扇三熱管的散熱方案。80mm雙滾珠風扇支持4Pin PWM調速功能,雙風扇組合在轉速不高的情況下就可為顯卡散熱提供大風量。上蓋下面是巨大的散熱片,完全覆蓋整卡,大散熱面積可以充分利用雙風扇的風量,提升散熱效果,三根純銅熱管通過焊接工藝與吸熱銅底、散熱鰭片緊密結合,導熱效率高。
HDMI/雙DVI/VGA全能接口組合非常不錯,方便用戶連接各種輸出設備,組建雙屏系統(tǒng)更便捷,而且數(shù)字接口均采用金屬屏蔽處理,保證清晰的顯示信號輸出。
對于電腦硬件,板卡市場的競爭一直都是非常激烈,品牌眾多,產品琳瑯滿目,拼堆料,拼高頻,顯卡依然逃離不了這個競爭怪圈,廠商針對不同消費群體而推出各種檔次的產品這個無可厚非,但很多高價噱頭產品往往并沒有給用戶帶來使用上的提升,相反用戶的投入?yún)s要增加不少。例如一款顯卡采用5相供電已經(jīng)綽綽有余,部分廠商非要做到8相10相供電,或者會對顯卡穩(wěn)定性和超頻性帶來一定的提升,但往往這部分增加的成本都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部分GTX560Ti/1GB產品竟然比2GB的還要貴
除了拼做工、頻率等,散熱器的搭配也成為了顯卡廠商吹噓的主要對象。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作為顯卡的第一印象,顯卡所使用的散熱器是最為顯眼的,散熱器的搭配還真是影響消費者選購顯卡的主觀因素之一。
顯卡散熱器,主要用途就是為顯卡GPU進行散熱,一款設計優(yōu)秀、工藝優(yōu)良的散熱器能夠為顯卡核心提供高效散熱的,同時可以為顯存、供電等其它元件已經(jīng)整卡進行輔助散熱。雖然這個時代的顯卡已經(jīng)采用先進40nm核心工藝,但頻率的提升、晶體管的增加,顯卡的散熱問題依然是廠商需要重點對待的,特別是中高端顯卡,散熱搭配絕對不能馬虎。
散熱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散走顯卡的熱量,而一款好看的散熱器同時能夠為顯卡賣相增加不少分數(shù),因此不少廠商也在這方面大做文章。以目前的GTX560Ti來舉例,GTX560Ti設計功耗為175W,因此各大廠商的產品基本上配備的是高效能熱管散熱器。
熱管就是利用蒸發(fā)制冷,使得熱管兩端溫度差很大,使熱量快速傳導。常見的熱管均是由管殼、吸液芯和端蓋組成。制作方法是將熱管內部抽成負壓狀態(tài),然后充入適當?shù)囊后w,這種液體沸點很低,容易揮發(fā)。管壁有吸液芯,由毛細多孔材料構成。熱管一端為蒸發(fā)端,另外一端為冷凝端。當熱管一段受熱時,毛細管中的液體迅速蒸發(fā),蒸氣在微小的壓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釋放出熱量,重新凝結成液體。液體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細力的作用流回蒸發(fā)段,如此循環(huán)不止。熱量由熱管一端傳至另外一端,這種循環(huán)是快速進行的,熱量可以被源源不斷地傳導開來。簡而言之,就是在蒸發(fā)端吸收熱量,然后再在冷凝端釋放熱量。
熱管早已廣泛用于顯卡和CPU散熱
由于熱管的管狀外形,以及容易加工彎曲等優(yōu)點,應用到散熱器上,使得散熱器在散熱面積、外形上有更大的改進空間。目前熱管已經(jīng)廣泛應用到散熱器上,甚至達到一種泛濫的程度,以致于部分廠商過分盲目追求,在其低端產品上都搭配熱管散熱器。
“熱管散熱器就要比普通散熱器要好”,長期以來不少朋友都存在這樣的認知。不可否定,一款優(yōu)良的熱管散熱器確實能夠起到很好的散熱器效果,甚至可以比普通鋁切割散熱器降溫50%以上。但我們亦要清楚認識到,熱管散熱器和大部分元件一樣,也有工藝、材質的差別,這些差異很大程度上影響熱管散熱器的效能發(fā)揮。
雖然熱管有著非常好的熱傳導性能,但是如果熱量散不出去的話,無法起到散熱效果,這里面就要說到熱管與散熱鰭片結合的工藝。
穿Fin是目前熱管散熱器最常見的結合工藝,就是通過機械手段讓熱管直接穿過鰭片。這種工藝成本很低,工序簡單,但是對工藝本身的技術要求較高,優(yōu)秀的穿Fin工藝加工出來的散熱器,熱管與鰭片截面熱阻幾乎完全等同于焊接。
優(yōu)秀的穿Fin工藝
粗糙的穿Fin工藝,鰭片間距不一
為了節(jié)省成品,不少穿Fin熱管都沒有嚴格按照工藝要求,做出來的散熱器就會很容易出現(xiàn)熱管與鰭片之間接觸不緊密,而導致界面熱阻過高,這種情況在不少顯卡熱管散熱器上非常常見,就算配多條熱管,散熱器做得再夸張也是白搭,效能提升不起來。
高成本焊接工藝
焊接工藝,就是將熱管與鰭片通過焊接結合在一起,成本較高,優(yōu)點就是能夠充分保證結合界面的低熱阻值,確保熱管與鰭片之間的高效熱傳遞。采用焊接工藝,通??梢钥吹戒X鰭片與銅熱管之間會有一層焊接劑,對工藝有一定要求。是在成本方面,焊接會比穿Fin高出每熱管1美元左右的幅度,所以焊接工藝的熱管散熱器價格普遍都比較高,當然在效能方面更有保證。
作為“黑冰”第二代散熱器,第一代“黑冰”的全部優(yōu)點在“黑冰2”身上都得到了繼承與發(fā)展。
與公版GTX560Ti單風扇配置相比,“黑冰2”兩把80mm風扇提供更強大的風量,能夠吹遍整卡所有地方,消滅散熱盲區(qū),同時采用4Pin PWM溫控方案能夠根據(jù)顯卡溫度自動調節(jié)顯卡風扇轉速,散熱效能與靜音效果同時兼?zhèn)洹?/P>
一體化上蓋將顯卡正面完全覆蓋,這樣的設計理念很簡單,就是要保護顯卡元件,同時起到整流罩作用。黑色烤瓷漆表面看上去非常搶眼,與紅色PCB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紅黑色彩組合的沖擊效果很好迎合發(fā)燒游戲玩家的視覺要求。
采用焊接工藝確保熱管、鰭片緊密結合
在雙風扇下,隱藏著的是散熱器主體靈魂,為GTX560Ti黑武士量身設計的大型3熱管散熱片與顯卡融為一體,二段式結構充分利用了熱管的長度,安裝了更多致密的散熱鰭片,這樣可以大大增加散熱面積,散熱器不需要做得很厚就能達到非常出色的散熱效果,整個散熱器厚度嚴格控制在雙槽標準。
61x61大面積純銅吸熱板
61x61大面積純銅吸熱板,3根6mm燒結式純銅熱管,使用了高成本的焊接工藝與散熱鰭片緊密結合,核心熱量就能夠被散熱片迅速吸走,利用雙風扇提供的充足風量,迅速散走熱量,這也是“黑冰2”高效散熱的秘密所在。
總聽些朋友說,現(xiàn)在顯卡搭載2GB顯存沒有實際的意義,很多游戲目前也只需要幾百M顯存,1G顯存已經(jīng)完全夠用。事實上是不是這樣呢?2GB真的不需要嗎?
隨著顯示器的降價,高清大屏顯示器越來越普及,多屏顯示也在不斷走進普通用戶的家,超高高分辨率高畫質下享受3D游戲的樂趣已經(jīng)成為發(fā)燒玩家的首選,這對顯卡的GPU處理速度、顯存帶寬以及顯存容量都有相當高的要求。
下面我們通過主流游戲和測試軟件對這款GTX 560Ti 終結者作一套性能測試。按照慣例,對于高端的顯卡,測試選擇了高端主流的Core i7 + P55平臺,3D性能并不輸給三通道X58平臺,價格便宜不少而且功耗發(fā)熱很低。
● 測試平臺主板介紹
微星的P55-GD65主板采用Intel P55單芯片芯片組設計,支持采用LGA 1156接口設計的Intel Core i7/i5處理器。標準ATX大板型設計,供電部分采用豪華熱管散熱。供電部分,采用了8相供電設計,搭配高品質全固態(tài)電容以及全封閉電感,可以保證處理器供電的穩(wěn)定,供電部分采用豪華的熱管散熱。主板內存插槽部分,提供了4條DIMM內存插槽,支持雙通道DDR3 1333/1066內存規(guī)格,最大擴展容量達16GB。
● DX10.1游戲:《Farcry2》
《Farcry2》借助于蒙特利爾工作室開發(fā)的全新引擎,游戲中將表現(xiàn)出即時的天氣與空氣效果,所有物體也都因為全新的物理引擎,而顯得更加真實。你甚至可以在游戲中看到一處火焰逐漸蔓延,從而將整個草場燒光!而且首次對DX10.1提供支持。
測試方法:游戲自帶Benchmark工具。
● DX10游戲:《Crysis》
Crysis只有在最高的VeryHigh模式下才是DX10效果,但此前所有高端顯卡都只能在低分辨率下才敢開啟DX10模式,如今測試集顯自然都是最高效果。
測試方法:Crysis內置了CPU和GPU兩個測試程序,這個程序會自動切換地圖內的全島風景。
● DX11游戲測試:《失落星球2》
與前作相同,《失落星球2》采用CAPCOM公司原創(chuàng)引擎MT Framework的最新版VER.2.0進行開發(fā),游戲世界的表現(xiàn)將更加細致和美麗。而不僅僅是畫面上的進化,本作將會在前作玩家要求基礎上追加大量全新要素,新場景、新角色、新武器等自不必說,角色的動作也比前作更加豐富多彩。
測試方法:游戲自帶Benchmark,選擇B場景的BOSS戰(zhàn),非常激烈過癮。
● DX11游戲測試:《Aliens vs. Predator》
《Aliens vs. Predator》同時登陸PC、X360和PS3,其中PC版因為支持DX11里的細分曲面(Tessellation)、高清環(huán)境光遮蔽(HDAO)、計算著色器后期處理、真實陰影等技術而備受關注,是AMD大力推行的游戲之一,但是這樣的主題難免讓本作有很多不和諧的地方,暴力血腥場面必然不會少!發(fā)行商世嘉在2009年11月就曾明志,表示不會為了通過審查而放棄電子娛樂產品發(fā)行商的責任,因為游戲要維持“異形大戰(zhàn)鐵血戰(zhàn)士”這一中心主題,無論畫面、玩法還是故事線都不能偏離。
畫面設置:AVP原始版本并不支持AA,但升級至1.1版本之后,MSAA選項出現(xiàn)在了DX11增強特效當中,當然還支持Tessellation、HDAO、DirectCompute等招牌。該游戲最大支持4AA,直接將特效調至最高進行測試。
測試方法:游戲帶Benchmark,其中測試畫面頗代表意義,很好的體現(xiàn)了Tessellation異形身體以及HDAO等高級特效,希望這些特效能讓系統(tǒng)發(fā)揮所有潛力。
● DX11游戲測試:《地鐵2033》
《地鐵2033》(Metro 2033)是俄羅斯工作室4A Games開發(fā)的一款新作,也是DX11游戲的新成員。該游戲的核心引擎是號稱自主全新研發(fā)的4A Engine,支持當今幾乎所有畫質技術,比如高分辨率紋理、GPU PhysX物理加速、硬件曲面細分、形態(tài)學抗鋸齒(MLAA)、并行計算景深、屏幕環(huán)境光遮蔽(SSAO)、次表面散射、視差貼圖、物體動態(tài)模糊等等。
測試方法:游戲自帶Benchmark。
● DX11性能測試:《Heaven Benchmark》
Tessellation如此重要,所以首款DX11測試程序——Heaven Benchmark中,幾乎所有的場景都是由Tessellation技術動態(tài)生成的,地圖中央的飛龍,和周圍凹凸不平的磚墻、石階和瓦片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Unigine Engine率先發(fā)布了首款DX11測試/演示程序——Heaven Benchmark,其中大量運用了DX11新增的技術和指令,看來在新版3DMark11面世之前,Heaven將會是DX11性能測試的非常好的選擇。
FurMark是oZone3D.net開發(fā)的OpenGL基準性能兼顯卡穩(wěn)定性測試工具和顯卡拷機軟件,F(xiàn)urMark可讓GPU長期滿負載運行特別能考驗顯卡可靠性,這款軟件和OpenGL FurRenderingBenchmark很相似,界面和使用上都很相似.不過不同的是FurMark已經(jīng)在測試OpenGL 2.0的性能.這個測試提供很多選項設置,包括全屏/窗口設置、MSAA選項、窗口大小、測試時間、當然還有GPU穩(wěn)定性測試(烤機)。
銘瑄GTX560Ti Furmark溫度(點擊查看大圖)
Furmark極限滿載78度,“黑冰2”表現(xiàn)出了強大的溫度壓制能力,滿載時風扇轉速也只是提升到2400rpm,此時運轉噪音依然非常小,靜音效果出色。
如果2560X1600分辨率您仍然覺得不爽,那組建多屏無疑可以讓境界進一步提升。
從游戲體驗方面來講,使用三個1920×1080分辨率顯示器組建的豎三屏環(huán)幕系統(tǒng)無疑是筆者所測試過的最棒的環(huán)境,寬:長的尺寸為0.592,非常接近黃金分割數(shù)0.618,視覺體驗非常不錯。不過由于組建后屏幕很大,非常好的的游戲距離應該在離屏幕1.5米左右的地方。
開啟邊框補償之后,游戲中的字母經(jīng)常會被隱藏掉幾個單詞
如果不開啟邊框補償,畫面的截斷顯得非常不真實
● 超大分辨率截圖賞析(點擊可看大圖)
如果說過去的一年DX11游戲依然處于萌芽階段,那么未來這一年我們將見證DX11的真正爆發(fā)。可以毫不夸張的說,2011年屬于DX11,因此投資一片支持DX11且高性價比的顯卡是十分明智的。
而從本文的測試我們不難看出,如果追求極致的畫質,對GPU性能以及顯存性能的要求會大幅提高。HD5970做為單卡性能冠軍,理論性能要高出GTX560Ti不少,但卻因為顯存掣肘,極端情況下發(fā)揮失常;而單卡上高分辨率(包括多屏)往往會因核心性能不足而造成畫質(速度)損失。
地鐵2033測試中顯存使用量接近2GB!
這是因為雙卡(雙芯)平臺的顯存容量可使用量不是雙卡的簡單疊加,系統(tǒng)依然以單卡容量為標準,比如GTX560Ti/1G雙卡SLI也只能算1G顯存,在很多情況下未必能滿足2560X1600或者5760x1080這樣的高分辨率需求。使用GTX560Ti終結者組建雙卡SLI的話,就可以兩全其美,在強大SLI平臺的支持下能夠體驗最好的游戲效果。
總的來說,這款銘瑄GTX560Ti終結者在普通分辨率下和一般GTX560Ti并無區(qū)別,而在高分辨率下因為核心性能局限,也不能流暢運行游戲。但組建雙卡SLI之后則另當別論:輕松超越了旗艦級別的對手。目前來看,這種方案優(yōu)點突出而沒有明顯的缺陷,也很容易實現(xiàn)。價格方面,銘瑄GTX560Ti終結者售價為2299元,并沒有比市售1G版本的GTX560Ti高出多少?!?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