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福利片在线播放,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18video性欧美19sex,ysl蜜桃色www,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泡泡網(wǎng)DIY攢機頻道 PCPOP首頁      /      DIY攢機     /      評測    /    正文

英特爾酷睿14代首發(fā)評測:i9-14900K非凡6.0G,i5-14600K超頻驚人!

  北京時間10月17日晚上9點,英特爾正式解禁了酷睿第14代臺式機處理器的性能表現(xiàn)。依舊采用酷睿13代架構,實事求是地講,讓酷睿14代確實缺少了應有的新意。

  為什么英特爾在消費級臺式機處理器市場上突然放慢了前進的腳步?這肯定是很多用戶都想知道的事情,也是英特爾繞不開的問題。筆者認為,酷睿Ultra品牌的發(fā)布,Meteor Lake架構的發(fā)布,令英特爾正處于產(chǎn)品的重大換代階段。要拿出優(yōu)秀的產(chǎn)品,英特爾似乎確實需要更長的時間。最終,英特爾選擇了現(xiàn)在這樣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產(chǎn)品方案,讓上一代架構繼續(xù)發(fā)揮價值。

  好在,至高8+16核心32線程的高性能混合架構,至高6.0GHz的非凡睿頻,令英特爾臺式機處理器放在2023年10月份這個時間節(jié)點上依舊強大,筆者認為這也是英特爾依舊自信的所在。

  如果實在想在酷睿14代找出一些能夠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酷睿14代i7新增加了4個能效核(E核),令酷睿i7的性能更加接近酷睿i9,這可以算一個。

  此外,通過這些天的測試,筆者發(fā)現(xiàn)酷睿14代當中的酷睿i5-14600K這款處理器具備驚人的超頻潛力。對于喜歡超頻的玩家們來說,酷睿i5-14600K可玩性很強。

  在缺少產(chǎn)品新意的情況下如何進行這次處理器的新品首發(fā)評測,筆者打算就以超頻為話題,展開講解一下筆者對于新時代酷睿的超頻思路和超頻方法,順帶將酷睿14代的真實性能展現(xiàn)給大家。

  酷睿第14代臺式機處理器欣賞

  酷睿第14代臺式機處理器首批發(fā)布的型號共有6款,包括酷睿i9-14900K、酷睿i9-14900KF、酷睿i7-14700K、酷睿i7-14700KF、酷睿i5-14600K、酷睿i5-14600KF,這6款處理器均為未鎖倍頻版本。按常規(guī),鎖倍頻版本以及酷睿i9的KS版本處理器預計會在2024年1月份上市。

  全新酷睿第14代臺式機處理器可搭配英特爾600系列芯片組主板或者700芯片組主板,支持DDR5內(nèi)存和DDR4內(nèi)存。

  從上面這兩張英特爾官方給出的處理器規(guī)格列表來看, 酷睿14代對比酷睿13代主要有兩大差異:

  [ 1 ]?酷睿i7核心數(shù)量、線程數(shù)量有變??犷?4代的酷睿i7多增加了4個能效核,處理器規(guī)格達到了8+12核心28線程。(理論上酷睿13代也能為i7這樣設計,但是英特爾出于產(chǎn)品規(guī)劃的考慮,沒有這么做。)

  [ 2 ]?頻率更高??犷?4代各個級別的處理器,睿頻均要比對應的酷睿13代更高一點。

  此次CPU首發(fā)評測,筆者收到的是英特爾定制款CPU套盒,里面裝有一顆酷睿i9-14900K和一顆酷睿i5-14600K。

  (注:英特爾隨后又送測了一顆酷睿i7-14700K處理器。由于時間有限,本篇文章并未對酷睿i7-14700K進行測試。筆者過后會單獨出一篇酷睿i7-14700K的評測文章。)

  全新的酷睿i9-14900K采用8+16核心、32線程設計,默認睿頻高達6.0GHz,二級緩存容量為32MB,三級緩存容量為36MB,TDP為125W。

  上一代旗艦級的酷睿i9-13900KS特別版處理器,其默認睿頻也是高達6.0GHz,因此或許會有讀者懷疑,酷睿i9-14900K和酷睿i9-13900KS是同樣的產(chǎn)品,只是刷了不同的型號。

  其實不是這樣的。通過頻率觀察,酷睿i9-14900K和酷睿i9-13900KS在頻率設置上還是有些許區(qū)別的。

  雖然這兩款處理器默認睿頻都高達6.0GHz,但是在性能核全核心睿頻和能效核全核心睿頻方面,酷睿i9-14900K都要略高一點。因此在默認頻率下,酷睿i9-14900K理論上要比酷睿i9-13900KS更出色一點。

  酷睿i5-14600K采用6+8核心、20線程設計,默認睿頻高達5.3GHz,二級緩存容量為20MB,三級緩存容量為24MB,TDP為125W。

  通過頻率對比,無論性能核全核心睿頻,還是能效核全核心睿頻,酷睿i5-14600K均要比上一代酷睿i5-13600K略高一點。

  了解酷睿,玩轉(zhuǎn)酷睿——動態(tài)頻率和動態(tài)超頻講解

  基礎要點——關于動態(tài)頻率

  [ 1 ]?什么是動態(tài)頻率?

  當今英特爾處理器設計頻率的方法,或者叫做運行規(guī)則,都是基于動態(tài)頻率設計的。

  例如,調(diào)用1個核心工作,會按照X.XGHz頻率運行。調(diào)用2個核心工作,會按照X.XGHz頻率運行。調(diào)用3個核心工作,會按照X.XGHz頻率運行?!?,以此類推。處理器的具體頻率設置,可以通過英特爾自己開發(fā)的至尊調(diào)試實用程序(XTU)查看。

  以酷睿i9-14900K為例:

  調(diào)度2個性能核工作,睿頻可高達6.0GHz。

  調(diào)度全部性能核工作(也就是8個性能核),睿頻可達5.7GHz。

  調(diào)度全部能效核工作(也就是16個能效核),能效核全核心睿頻可達4.4GHz。

  雖說酷睿i9-14900K的一大賣點為6.0GHz睿頻,但是實際上,調(diào)度不同數(shù)量的核心工作,頻率是有變化的。

  這種變化下產(chǎn)生的頻率,就是一種動態(tài)頻率!

  [ 2 ]?英特爾處理器為什么要設計成動態(tài)頻率?

  這個很好回答。主要就是因為核心數(shù)量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英特爾只能保證部分核心數(shù)量達到一個很高的頻率。

  說直白一點:在默認頻率設置下,讓全部核心都運行在一個很高的頻率上,例如6.0GHz,以英特爾現(xiàn)在的技術水平,很難。

  因此,英特爾想出了這種動態(tài)頻率的方式,可以讓部分核心達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這樣既兼顧了部分應用下的超高頻率表現(xiàn),也兼顧了處理器整體性能的發(fā)揮。

  繼續(xù)以酷睿i9-14900K為例:

  5.7GHz全核心睿頻其實已經(jīng)不低了,但是英特爾還是希望頻率能夠再高一點,因此通過動態(tài)頻率設計,讓一部分核心工作的時候,能夠跑在6.0GHz這種超高速度上。

  [ 3 ]?英特爾的動態(tài)頻率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英特爾的動態(tài)頻率正式是從酷睿10代開始的,也就是酷睿i9-10900K那一代處理器。

  標志性事件是,英特爾在酷睿10代臺式機處理器發(fā)布那一年,也就是2020年,正式提出了“雙C CARRY”這個理念,拉開了英特爾處理器動態(tài)頻率時代。

  [ 4 ]?關于“雙C CARRY”

(酷睿10代臺式機處理器雙C CARRY的宣傳海報

  由于核心數(shù)量越來越多,英特爾在酷睿10代的時代,正式提出了“雙C CARRY”的理念。在調(diào)度2個核心工作的時候,可以讓2個優(yōu)質(zhì)核心跑在一個超高的頻率上。

  對于不超頻,只希望默頻使用的玩家們來說,雙C CARRY讓酷睿10代之后的酷睿處理器當中的酷睿i9和酷睿i7具備了非常強的性能,開啟了5GHz甚至6GHz的新時代,尤其是在游戲性能方面,令競爭對手望塵莫及。

  而對于酷愛超頻的玩家們來說,雙C CARRY同樣具有重大的意義,為動態(tài)超頻這種高級別的超頻操作指明了正確的方向??梢哉f,如果你想玩轉(zhuǎn)英特爾超頻新時代,那么找出雙C CARRY這兩個優(yōu)質(zhì)核心是非常必要的!

  [ 5 ]?“雙C CARRY”這個設計理念,英特爾一直沿用至今

  挑出2個體質(zhì)特別好的核心,讓這2個優(yōu)質(zhì)核心跑在一個超高的頻率上。這種處理器頻率的設計方法,英特爾一直沿用至今。無論臺式機處理器,還是筆記本處理器,都是這樣設計的。

  只是在酷睿11代、酷睿12代,酷睿13代,乃至全新的酷睿14代,英特爾沒有過多宣傳過“雙C CARRY”這個設計理念。

  [ 6 ]?大于等于8個核心,是“雙C CARRY”設計理念的一個分界點

  據(jù)筆者觀察,不管是酷睿10代,酷睿11代的傳統(tǒng)核心架構,還是酷睿12代、酷睿13代、酷睿14代的高性能混合架構,大于等于8個核心都是設計的分界點。

  “雙C CARRY”的兩個優(yōu)質(zhì)核心,可以利用CPU-Z這款軟件查看。CPU-Z這款軟件會用紅字標注出來。

  例如,筆者手中這顆酷睿i9-14900K,CPU-Z顯示,這顆處理器的兩個優(yōu)質(zhì)核心為P-Core #6和P-Core #7。

  筆者手中有一臺基于酷睿i7-13700HX移動處理器設計的高性能筆記本,CPU-Z顯示,這顆移動處理器的兩個優(yōu)質(zhì)核心為P-Core #4和P-Core #5。

  由于酷睿i5-14600K不屬于i7和i9,其性能核數(shù)量也未達到8個,因此英特爾在設計這種酷睿i5處理器的時候,是不遵循“雙C CARRY”設計理念的。

  動態(tài)超頻的進階要點——對于默認頻率,英特爾理論上可以設計N多方案

  隨著核心數(shù)量的增多,隨著動態(tài)頻率的應用,理論上英特爾可以設計N多方案的默認頻率。

  繼續(xù)觀察酷睿i9-14900K的默認頻率設置。大家有沒有想過,英特爾為什么要設計成這樣?搞清楚這個,后面將要介紹的動態(tài)超頻就很好理解了。

  一顆處理器,可能會被游戲玩家,辦公用戶,以及其他用途的用戶使用,因此英特爾在設計處理器默認頻率的時候,需要兼顧幾乎所有的應用場景。

  也因此,目前處理器的默認頻率,可以看作是在英特爾眼中,能夠兼顧幾乎一切應用場景的頻率方案。

  對于用戶自己來說,主要的應用場景一般只有幾個。因此,用戶可以按照自身需求,通過變換頻率設置(包括超頻),來滿足自己的實際需求,這就是接下來所要介紹的動態(tài)超頻的思路。

  玩轉(zhuǎn)動態(tài)超頻,玩轉(zhuǎn)新時代酷睿!

  [ 1 ]?什么是動態(tài)超頻?

  相比于【增加電壓+提升倍頻】的傳統(tǒng)超頻方法,近年來新興了一種更高級的超頻玩法——動態(tài)超頻。想了解動態(tài)超頻,大家需要先了解一下英特爾這幾代臺式機處理器的動態(tài)頻率設定方式(文章前面已介紹)。

  繼續(xù)以酷睿14代旗艦型號酷睿i9-14900K為例,這樣的睿頻頻率設定,本身就是一套動態(tài)頻率。

  而動態(tài)超頻呢?就是在處理器默認的動態(tài)頻率基礎上,繼續(xù)進行超頻,而你的超頻結果依舊是一套動態(tài)頻率。

  動態(tài)超頻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這也是其難度所在,需要超頻玩家在功耗、散熱、多核心和少量核心這么多的參數(shù)下去尋求理想中的平衡點!

  [ 2 ] 動態(tài)超頻是從超頻玩家圈子里誕生的詞匯

  動態(tài)超頻這個詞并非英特爾的官方詞匯,也并非AMD的官方詞匯,而是從超頻玩家圈子里誕生的詞匯。筆者很認可動態(tài)超頻這個詞,因此這些年來一直也沿用動態(tài)超頻這個叫法。

  視頻博主@外星人管家,它是動態(tài)超頻領域的先行者之一,筆者從他的視頻當中領悟到了很多動態(tài)超頻理念。

  [ 3 ] 筆者認為,從酷睿12代臺式機處理器開始,英特爾平臺的超頻玩法已全面轉(zhuǎn)變成了動態(tài)超頻

  理由很簡單,以新一代的酷睿i9-14900K處理器為例,它的性能核默認睿頻高達6.0GHz,能效核默認睿頻高達4.4GHz。4.4~6.0GHz,之間相差1.6GHz,如此巨大的頻率跨度,在正常情況下,想再按照【增加電壓+提升倍頻】的傳統(tǒng)超頻方法進行超頻,希望全部24個核心通通超頻至6.0GHz?在民用條件下幾乎不可能!

  因此,動態(tài)超頻注定會成為酷睿12代、酷睿13代,乃至未來繼續(xù)采用高性能混合架構設計的處理器的主流超頻方法!

  令,雖然酷睿10代,酷睿11代已開始采用動態(tài)頻率,但是酷睿10代,酷睿11代畢竟都是一套核心設計,頻率跨度沒有像酷睿12代開始的高性能混合架構這么的大,因此相對來說,按照【增加電壓+提升倍頻】的傳統(tǒng)超頻方法對酷睿10代,酷睿11代進行超頻,理論上還是可行的。

  [ 4 ] 動態(tài)超頻方法:英特爾官方軟件XTU自帶“一鍵自動超頻”功能

  英特爾自己開發(fā)的至尊調(diào)試實用程序(XTU)已經(jīng)為酷睿臺式機處理器適配了“一鍵超頻”功能。需要的玩家們可以到英特爾官方網(wǎng)站下載新版本使用。

  注意,英特爾XTU自帶的“一鍵自動超頻”功能,它所進行的就是動態(tài)超頻!

(超頻前)

(超頻后)

  啟動英特爾XTU這款軟件,在Speed Optimizer界面下,點擊醒目的“Optimizer Now”按鈕,便會進行一鍵自動超頻。

  關于酷睿i9-14900K處理器和酷睿i5-14600K處理器加載XTU一鍵自動超頻之后的結果,筆者列出了一張頻率對比表格。(CPU的詳細頻率可以直接利用英特爾XTU這款軟件識別。)

  開啟英特爾XTU“一鍵自動超頻”之后,筆者手中的這顆酷睿i9-14900K,2個優(yōu)質(zhì)核心睿頻提升至6.1GH,性能核全核心睿頻提升至5.8GHz,能效核全核心睿頻頻率提升至4.5GHz。

  開啟英特爾XTU“一鍵自動超頻”功能之后,筆者手中的這顆酷睿i5-14600K,將2個優(yōu)質(zhì)核心睿頻提升至5.5GHz,性能核全核心睿頻提升至5.4GHz,能效核全核心睿頻頻率提升至4.1GHz。

  除了"一鍵自動超頻"之外,玩家們還可利用英特爾XTU這款軟件手動去進行動態(tài)超頻。打開英特爾XTU這款軟件,切換到“Advanced Tuning”界面,便可以對處理器進行手動超頻操作。

  動態(tài)超頻可難可易,需要玩家們自己慢慢探索。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定要有耐心!

  超頻設置完成后,大家可以點擊進入“Stress Test”界面,進行壓力測試,以便驗證CPU超頻之后的穩(wěn)定性。這個同樣很關鍵。

  [ 5 ] 動態(tài)超頻方法:華碩AI智能超頻

  此次首發(fā)評測選用的華碩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主板,它自帶華碩獨創(chuàng)的AI智能超頻技術。該技術可快速智能評估處理器超頻潛力與系統(tǒng)散熱條件,準確預測超頻電壓、頻率的性能調(diào)校建議,快速提供超頻專家一般需要耗費數(shù)日手動調(diào)整才能達到的超頻效能,輕松達到更高性能,相當簡單易用,即使是超頻初學者也能夠輕松上手。

  在主板BIOS中找到“Efficient Core Ratio”選項,然后選擇“AI Optimized”設置,AI智能超頻便會在系統(tǒng)重啟后自動開啟。

  關于酷睿i9-14900K處理器和酷睿i5-14600K處理器加載華碩AI智能超頻之后的結果,筆者列出了一張頻率對比表格。(CPU的詳細頻率可以直接利用英特爾XTU這款軟件識別。)

  非常明顯,華碩AI智能超頻技術所進行的也是動態(tài)超頻!(處理器體質(zhì)不同,散熱器的散熱性能不同,動態(tài)超頻的結果可能就會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手中這顆酷睿i5-14600K處理器加載華碩AI智能超頻之后,至高睿頻頻率從5.3GHz直接飆升至5.9GHz,超頻幅度驚人!

  相比于英特爾官方軟件XTU自帶“一鍵自動超頻”功能,華碩AI智能超頻明顯更加激進,因此在文章后面的測試環(huán)節(jié)當中,筆者還特別加入了華碩AI智能超頻的成績。

  關于英特爾應用優(yōu)化器

  借著酷睿14代發(fā)布的契機,英特爾此次還推出了一款主要針對游戲優(yōu)化的程序——英特爾應用優(yōu)化器,主要目的為提升游戲性能。由于時間有限,筆者并未對該軟件進行測試。

  筆者在文章前面介紹過,對于默認頻率,英特爾理論上可以設計N多方案。用戶可以按照自身需求,通過變換頻率設置(包括超頻),來滿足自己的實際需求。英特爾應用優(yōu)化器,筆者推測這款軟件十有八九也是這個思路。

  這款軟件僅支持“K”系列處理器。“K”系列處理器可以變換頻率設置(包括超頻),這也讓筆者更加堅信了自己的判斷。

  目前這款軟件支持的游戲還不多,例如《地鐵:離去》、《彩虹六號:圍攻》。隨著不斷優(yōu)化,未來支持的游戲肯定會逐漸增多。

  測試平臺介紹

  此次首發(fā)評測,除了測試兩款酷睿14代處理器之外,筆者還加入了上一代酷睿i9-13900K的成績,以作對比。

  由于華碩AI智能超頻相比XTU一鍵自動超頻的超頻幅度更加顯著,因此筆者還特別加入了酷睿14代在開啟華碩AI智能超頻的性能成績。

  華碩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是一款高端定位Z790芯片組主板,采用20(90A)+1(90A)+2供電模組,內(nèi)置熱管的超大一體式I/O+VRM散熱裝甲,搭配高品質(zhì)導熱墊,可快速降溫,獲得更好性能。主板支持DDR5內(nèi)存,至高拓展至192GB,通過AEMP II和DIMM Flex,令高頻DDR5內(nèi)存穩(wěn)定運行。板載5個M.2接口,其中一個支持PCIe 5.0。預裝一體化I/O背板,擁有豐富的USB接口,包括兩個雷電4接口,提供40Gbps高速傳輸,還有前置USB 3.2 Gen 2x2接口提供QC4+ 60W快充,同時外接多個設備無壓力。網(wǎng)絡方面擁有2.5G有線網(wǎng)卡以及WiFi 7無線網(wǎng)卡,讓玩家暢享疾速游戲網(wǎng)絡環(huán)境。

  內(nèi)存搭配的是一套金士頓Beast野獸系列2×16GB DDR5-6000MHz內(nèi)存套裝,時序為CL40。

  顯卡選用的是一款性能與顏值俱佳的RTX4080——iGame GeForce RTX 4080 16GB Ultra W OC,它采用全新的波普(pop)藝術,大膽的色彩運用將沖破藝術隔閡,即可高雅,亦可大眾。顯卡正面的漸變色彩會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變化,側邊的漫畫RGB燈組很好詮釋了波普的藝術風格。三架100mm的風扇采用全新的環(huán)型扇葉,在增加牢固性的同時能夠提升風壓及進風量,配合大面積鰭片及5*6mm+2*8mm熱管,成為散熱利器,是潮流玩家的硬件新選擇。

  英特爾酷睿14代以及酷睿13代處理器搭配RTX40系列獨立顯卡使用均是支持Resizable BAR技術的。為了充分發(fā)揮英特爾處理器的性能表現(xiàn),以下測試環(huán)節(jié)均是在Resizable BAR開啟狀態(tài)下進行的。

  CPU理論性能測試

  【1】Cpu-Z

  Cpu-Z作為一款經(jīng)典的專業(yè)CPU檢測工具,不僅簡單易用而且完全免費,使用該軟件可以迅速檢測出CPU的所有詳細信息,以及緩存、主板、內(nèi)存、SPD、顯卡等所有硬件信息都可以使用它準確檢測出來。并且,該軟件還加入了測試功能,可對CPU的性能進行簡單快捷的測試。

——————

——————

  【2】Geekbench

  GeekBench是一款適用于多平臺的測試軟件。它提供了快速的基準設計一套全面和準確地衡量處理器和內(nèi)存性能。旨在使基準易于運行,易于理解。

  【3】CrossMark

  CrossMark是一款專門測試電腦生產(chǎn)力性能的軟件,目前在業(yè)界逐漸流行起來。需要使用的用戶們可以到Windows應用商店里面進行下載。

  【4】AIDA64 (CPU性能測試)

  AIDA64是一款非常強大的測試軟硬件系統(tǒng)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詳細的顯示出PC的每一個方面的信息。AIDA64不僅提供了諸如協(xié)助超頻,硬件偵錯,壓力測試和傳感器監(jiān)測等多種功能,而且還可以對處理器,系統(tǒng)內(nèi)存和磁盤驅(qū)動器的性能進行全面測試評估。

  理論性能測試小結:8+16核心32線程,非凡6.0G,令酷睿i9-14900K已很強大。當然上一代酷睿i9-13900K的表現(xiàn)也是相當不錯的。

  對于超頻至5.9GHz的酷睿i5-14600K,表現(xiàn)神勇,值得表揚!

  注意,酷睿i9-14900K超頻之后,在部分性能測試當中出現(xiàn)了性能倒退,筆者認為應該是酷睿i9-14900K發(fā)熱量過高,頻率下降,導致性能發(fā)揮不穩(wěn)定。

  CPU游戲性能測試

  筆者選擇了8款游戲,繼續(xù)對處理器的游戲性能進行測試。游戲會在1920×1080分辨率下進行測試。

  游戲?qū)崪y——《極限競速:地平線5》

  游戲?qū)崪y——《F1 22》

  游戲?qū)崪y——《地鐵:離去》

  游戲?qū)崪y——《古墓麗影:暗影》

  游戲?qū)崪y——《賽博朋克2077》

  游戲?qū)崪y——《戰(zhàn)爭機器5》

  游戲?qū)崪y——《幽靈行動:荒野》

  游戲?qū)崪y——《中土世界:暗影之戰(zhàn)》

  游戲測試小結:酷睿i9-14900K與酷睿i9-13900K畢竟僅存在較小的頻率差異,因此在游戲性能方面,這兩款處理器幾乎一致。

  酷睿i5-14600K由于超頻幅度較大,在部分游戲當中實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性能提升。對于這款i5,依舊值得表揚。

  烤機溫度實測

  利用AIDA64 FPU烤機測試,能夠直觀地了解處理器的滿載溫度表現(xiàn)。

(酷睿i9-14900K——默認頻率下的滿載溫度表現(xiàn))

(酷睿i9-14900K——華碩AI智能超頻狀態(tài)下的滿載溫度表現(xiàn))

——————

(酷睿i5-14600K——默認頻率下的滿載溫度表現(xiàn))

(酷睿i5-14600K——華碩AI智能超頻狀態(tài)下的滿載溫度表現(xiàn))

  測試小結:筆者這臺三排水冷CPU散熱器應對酷睿i5-14600K沒問題,但是應對酷睿i9-14900K就有些吃力了。因此,要想玩轉(zhuǎn)酷睿i9-14900K這款旗艦處理器,玩家們需要在CPU散熱器加大投入!

  全文總結

  畢竟是上一代的基礎,英特爾酷睿第14代臺式機處理器與酷睿13代整體上性能差距不大,這一點廣大讀者們需要知曉。因此,如果想從酷睿12代升級到全新的酷睿14代,這種升級可取。但是如果想從酷睿13代升級到全新的酷睿14代,這種升級就沒有多大必要了。

  對于此次酷睿14代首發(fā)評測,要說給筆者最大的驚喜,當屬酷睿i5-14600K驚人的超頻實力。筆者手中這顆酷睿i5-14600K開啟華碩AI智能超頻之后,至高睿頻從5.3GHz直接飆升至5.9GHz,超頻幅度驚人,并且在很多應用當中也確實助力這款i5實現(xiàn)了比較顯著的性能提升。對于這款處理器,筆者力推!

  關于本篇文章詳細介紹的動態(tài)頻率和動態(tài)超頻,這是英特爾現(xiàn)今乃至將來的趨勢。動態(tài)超頻可難可易,喜歡的玩家們可以不斷探索,共同切磋技藝。

  在文章的最后,筆者再聊幾句英特爾的產(chǎn)品布局。在酷睿14代之后,目前已經(jīng)板上釘釘,是不會再有酷睿15代了,接替酷睿14代的將會是全新的酷睿Ultra。在筆者看來,叫什么名字倒是次要的,產(chǎn)品性能給力才是關鍵。希望英特爾能夠在下一代臺式機處理器上,給予廣大用戶們更多驚喜。

  好了,此次首發(fā)評測就寫到這里,希望大家喜歡!

2人已贊

關注我們

泡泡網(wǎng)

手機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