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車不讓吃泡面了?高鐵時代“泡面情懷”該不該放下...
一碗熱氣騰騰的泡面,不僅填飽了肚子,在火車時代更是伴隨著無數(shù)人奔波的旅程,慰藉漂泊的心。然而,隨著我們已經(jīng)全面進入高鐵時代,這碗“國民美食”似乎正在被悄悄“驅(qū)逐”。
近日,有網(wǎng)友爆料廣州東站下架了站內(nèi)商店的泡面,甚至直接上了熱搜,引發(fā)了一場關(guān)于“高鐵該不該禁泡面”的熱烈討論。有記者實地探訪發(fā)現(xiàn),廣州東站候車廳的商店確實已停售泡面,取而代之的是其他速食產(chǎn)品。想借用開水沖泡自帶泡面,也被工作人員委婉拒絕。
廣州東站的回應(yīng)也頗為官方:根據(jù)國鐵集團規(guī)定,方便面屬于可能嚴重影響列車環(huán)境衛(wèi)生的食品。高鐵車站均不售賣方便面食品,但旅客可自行攜帶。
網(wǎng)友評論
“泡面自由”的消失,是進步還是矯枉過正?
“泡面自由”的消失,讓不少人感到惋惜,甚至覺得是矯枉過正。畢竟,對于很多人來說,泡面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情懷,一種記憶。
但不得不承認,泡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最直接的就是味道大,在高鐵這種密閉空間里,泡面的味道很容易影響到其他乘客。當(dāng)你正想安靜地休息或者工作時,突然一股濃烈的泡面味撲面而來,是不是會感到有些不適?
更何況,滾燙的泡面還容易潑灑,給自己與其他乘客帶來潛在的燙傷危險,湯汁清理起來也比較麻煩,讓清潔工作增加了難度。
“泡面情懷”該不該放下?
誠然,在過去交通不便,火車一坐就是一整天或數(shù)天,甚至是一禮拜,食物選擇匱乏的年代,想要吃一口便宜其熱乎的,泡面確實是火車長途旅行中經(jīng)濟實惠又方便快捷的選擇。但如今,高鐵幾個小時就能到達目的地,食物選擇也更加豐富多樣。
綠皮火車時代泡面是出行的標(biāo)配
與其死抱著“泡面情懷”不放,不如嘗試著放下或者選擇其他食物,多考慮一下周圍人的感受。當(dāng)然,這并不是說一定要完全禁止在高鐵上吃泡面,而是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在享受“泡面自由”的同時,是否也要考慮到其他乘客的感受。
也有網(wǎng)友表示,高鐵站臺去煙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食物不一定非得是泡面,關(guān)鍵在于“方便”和“實惠”
其實,大家懷念的不僅僅是泡面本身,更是那種在旅途中能夠快速、方便地填飽肚子的感覺。那么,有沒有其他食物可以替代泡面呢?答案是肯定的,關(guān)鍵在于,這些食物也要足夠方便和實惠,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以我們來看,與其一味地“去泡面化”,不如思考如何提升高鐵的餐飲服務(wù),滿足乘客的多元化需求。一方面,可以增加平價餐食的供應(yīng),讓更多人能夠負擔(dān)得起。畢竟,高鐵上的餐食價格普遍偏高,對于一些經(jīng)濟條件有限的旅客來說,確實是一種負擔(dān)。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餐食的種類,提供更多健康、美味的選擇。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大家放下“泡面情懷”,享受到更加舒適、便捷的高鐵出行體驗。
“高鐵去泡面化”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人們對公共空間舒適度的更高要求。我們應(yīng)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但也要兼顧他人的感受。在享受“美食自由”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周圍人的感受。
那么,每次坐高鐵你都會吃泡面嗎?或者你覺得高鐵該不該禁泡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下你的看法!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