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福利片在线播放,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18video性欧美19sex,ysl蜜桃色www,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泡泡網(wǎng)數(shù)碼相機(jī)頻道 PCPOP首頁      /      數(shù)碼相機(jī)     /      評測    /    正文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泡泡網(wǎng)數(shù)碼相機(jī)頻道9月20日 理光長久以來累積了不少死忠的用戶,數(shù)碼領(lǐng)域中最成功的代表作莫過于GR DIGITAL這臺輕便的專業(yè)級DC,其28mm GR LENS的定焦鏡品質(zhì)不論是在自家、甚至與同級的競品相互比較,所展現(xiàn)出來的光學(xué)品質(zhì)絕對是無庸置疑的;不過GRD的產(chǎn)品就算來到第三代,感光元件片幅還是維持1/1.7吋左右的大小,就隨身機(jī)來說,這雖然已是相當(dāng)普及的規(guī)格,其他品牌的高階隨身機(jī)也都是採用類似的片幅;但理光早就為消費者設(shè)想周到,唯有創(chuàng)新、做出產(chǎn)品的差異化才能在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我想它們追求的并不是市佔率,而是玩家們的忠誠度。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也因為如此,2009年底所發(fā)表的GXR、及其鏡頭模組才會艷驚四座,不盲從單電的潮流,反其道而行打造出感光元件+鏡頭可交換的模組,至目前為止共有三種片幅可以選擇,分別是『P10 1/2.3吋CMOS(28-300mm)』、『S10的 1/1.7吋CCD(24-72mm)』、以及『A12的APS-C CMOS』;其中A12在GXR一推出時便搭載了50mm F2.5 MACRO這顆微距鏡,是人像及近物的拍攝利器,但是!??!28mm才是街拍及生活隨拍的好幫手啊!相信用過GRD的朋友們看到這裡,絕對是點頭如搗蒜…所以理光在去年9月時,便發(fā)表了A12 28mm F2.5,總算讓A12的鏡頭群加入了新成員。

理光GXR(S10單模塊套機(jī))數(shù)碼相機(jī)

理光GXR MOUNT A12數(shù)碼相機(jī)

    而GXR最初的概念可不只是單純提供鏡頭模組而已,我想玩家們都心照不宣,既然感光元件都可以交換了,為什麼鏡頭不可以單獨交換呢?做個接環(huán)不就OK了?但是理光在進(jìn)入數(shù)位領(lǐng)域后,并沒有設(shè)計專用的數(shù)位鏡頭,貿(mào)然推出其它牌的接環(huán),難保不會影響自家A12鏡頭模組的銷量…原本小編在去年收到的小道消息是預(yù)計先推出M4/3的接環(huán),事實證明我錯了…因為小編手中的這顆GXR MOUNT A12模組,可是用來對應(yīng)Leica M系列其它廠牌的M接環(huán)鏡頭,有關(guān)于這顆模組的更多介紹,就讓我們往下欣賞吧。


    本文轉(zhuǎn)載編譯自http://www.mobile01.com/,內(nèi)容不代表本站及編輯觀點,僅供感興趣的讀者參考閱讀。如有不妥,請與我們?nèi)〉寐?lián)系

    GXR MOUNT A12同樣使用理光一貫的形象來呈現(xiàn),以無造作感的紙盒來表現(xiàn),真有種反譜歸真的感覺啊!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將來的市售版應(yīng)該會有原廠附贈的說明書才對,小編算是搶先體驗到這顆GXR MOUNT A12的媒體之一,模組的保護(hù)套一樣有附,而右邊那個看似飲料瓶蓋的東西,待會再一併介紹好了。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第一次見到這個GXR MOUNT A12心中真是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也可以說是原廠的努力感動了我,因為從最初各界的不看好,甚至是將GXR的模組設(shè)計不分青紅皂白的拿來嘲諷,完全沒想過它未來的發(fā)展性甚至是可塑性有多麼大...鄉(xiāng)民真讓人無言。GXR MOUNT A12為了要提供M接環(huán)適當(dāng)?shù)溺R后距及卡口,所以模組本身的厚度就比之前的A12 28mm/50mm來的厚,MOUNT A12整體尺寸為79.1×60.9×40.5(mm),重量約370公克。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GXR MOUNT A12的名稱當(dāng)然也是其來有自,因為它同樣使用了A12模組所屬的感光元件,為一具23.6 mm ×15.7 mm的CMOS,有效畫素來到1230萬,接上M鏡頭后需乘上1.5倍才是等效焦長;而這片感光元件從A12 50mm到A12 28mm,雖然色彩調(diào)性有些差異,但兩者的影像品質(zhì)皆讓我十分滿意,不論是細(xì)節(jié)或是階調(diào)的呈現(xiàn),都讓小編很想砸錢買一臺來玩,但就又會碰到老問題,光手邊的測試機(jī)都拍不完了,哪有時間玩自己的相機(jī)啊…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另外GXR MOUNT A12具備實體的金屬快門簾,與以往的A12有所不同,不過GXR MOUNT A12卻很貼心的在選單內(nèi)加入了電子快門,提供無聲的快門釋放模式,對于這種小細(xì)節(jié)的重視程度,早就是理光的傳統(tǒng)了,其軔體更新的幅度及誠意,在業(yè)界更是首屈一指。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GXR與MOUNT A12合體后,從上圖可以看到模組稍微凸出了機(jī)身本體,但別擔(dān)心,因為這完全不影響機(jī)身的操作性,只不過它看起來儼然就是一臺完整的EVIL機(jī),如果對攝影器材不甚了解的版友,第一次見到這種組合,肯定會嚇到~接著說理光啥時出微單眼啦???但如果又將MOUNT A12與GXR機(jī)身拆開后,那些人心中又會有哪種想法呢?目前在可交換鏡頭的數(shù)位機(jī)身中,APS-C可說是最常見到的片幅,數(shù)量也最為龐大!其次才是FF及4/3,如果未來感光元件的成本能大幅降低的話,GXR for FF可能也只是時間的問題,重點是要與哪種接環(huán)合作,還是自己推出新鏡頭,甚至是推出剛併購不久的PENTAX旗下所屬的PK接環(huán)呢?不論如何,GXR總讓人充滿期待。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小編曾與原廠聊過理光為什麼要放棄原先計畫的m4/3 MOUNT,而是率先推出M-MOUNT呢?對方給了我很直接且明確的答桉,因為Leica就是光學(xué)品質(zhì)的保證,且身為GXR第一顆可交換鏡頭的模組,當(dāng)然得更謹(jǐn)慎的選擇所屬的接環(huán)囉,理光確定另闢戰(zhàn)場!并非單純的順應(yīng)潮流而已,所以才有MOUNT的出現(xiàn)。這回體驗這顆新模組也遇到了一個大問題,因為LECIA的老玩家們,10個有9個都是守鏡奴啦!要跟他們借鏡頭比借錢還難,好在憑著小編的三寸不爛之舌,終于從朋友那邊挖來了一顆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他說這顆是他身邊價位最低的一顆徠卡鏡頭,因為他還有一顆LEICA SUMMILUX-M 35mm f1.4 ASPH大光圈的不敢借我;但出于好奇,我上官網(wǎng)查了一下價格,他口中的『價位最低』,沒想到居然要價88.8K,真讓我嚇出了一身冷汗,就跟我當(dāng)初測LEICA M9+ 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心情一樣的坎坷不安。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LEICA M這種傳統(tǒng)RF採用疊影對焦的系統(tǒng),由于先天上的限制,其實RF相機(jī)所屬的鏡頭以M為例,其最近對焦距離大概都在80公分左右,小編手中這顆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的最近對焦距離在70公分,加上36mm的等效焦長,想要拍攝一些特寫畫面其實都覺得勉強(qiáng),尤其是街拍時很難避開雜亂的景物,真的是需要些時間來適應(yīng),選擇的場景也很重要就是了。開放光圈為F3.8,雖然此時已是工作光圈,但在APS-C的片幅上,較難出現(xiàn)明顯的景深與散景。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兩者紅點相對齊之后,給他鎖下去就對啦!金屬製的鏡頭接環(huán)用起來還是比較放心;而機(jī)身上的這個金屬接環(huán),其實并未支援任何的電子接點,也就是說鏡頭上的光圈資訊并沒有辦法傳遞到相片EXIF之內(nèi),這確實有些困擾。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接著可以陸續(xù)看到GXR與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合體后的模樣,這顆鏡頭還搭配了金屬製的遮光罩,且為方形的設(shè)計,帶有標(biāo)準(zhǔn)的徠卡味;而GXR 28mm A12該顆鏡頭模組的遮光罩設(shè)計,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相當(dāng)符合理光獨樹一格的品牌形象。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徠卡鏡頭在裝上GXR的機(jī)身后,光圈部分是由鏡身上作控制,就如同接在LEICA M系列的機(jī)身上;而此時GXR可以透過光圈大小來進(jìn)行自動測光,也就是說它支援P/A/S/M任何一項曝光模式,不過重要的是光圈一定得手動調(diào)整,所以小編使用MOUNT A12時,通常都是以『A光圈先決』來作業(yè),再搭配半快門+點測光來鎖定曝光值,整體用下來其實比『M全手動曝光』來的直覺。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採用全金屬製的鏡身,質(zhì)感與手感當(dāng)然是沒話說,且加上RF系統(tǒng)的輕巧特性,其重量也只有360公克左右,所以整體的握感還是相當(dāng)不錯,長時間拍攝也沒啥負(fù)擔(dān)。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徠卡所推出的第一款數(shù)位RF機(jī)身為LEICA M8,片幅採用較少見的APS-H,焦長轉(zhuǎn)換需乘上1.3倍,后續(xù)的LEICA M8.2也只是針對機(jī)身過去不足的部份作了些許加強(qiáng),片幅并未改變。不過LEICA M9推出后,總算虜獲了徠卡迷的心,因為它終于搭載了FF感光元件,能完全發(fā)揮M鏡頭在底片時代的威力,且LEICA M9至目前為止,也是地表上體積最小的全片幅數(shù)位相機(jī)。但是LEICA M系列從過去的底片、到目前的數(shù)位RF機(jī)身,其實那種價格都不是市井小民可以負(fù)擔(dān)的,但是過去擁有M7以前的玩家們,在數(shù)位攝影普及的這幾年,何嘗不想體驗即拍即得的樂趣呢!也因為如此,理光才有機(jī)會切入這小眾市場吧。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小編另一方面也同時跟理光借來了,過去曾介紹過的VF-2電子觀景器,主要是想用來提昇取景時的便利性。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當(dāng)VF-2電子觀景器裝與GXR MOUNT A12+LEICA鏡頭組合后,更有復(fù)古的氣息,如果是光學(xué)觀景窗那就更棒啦,不過搭載的鏡頭會影響OVF的準(zhǔn)確度,且合焦與否也無法如RF相眼相機(jī)般連動,所以也只適合紙上談兵。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這具VF-2電子觀景器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它可以進(jìn)行垂直觀景,以利低角度取景。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終于要看到MOUNT A12內(nèi)附的神祕配件啦!乍看之下其實還挺像徠卡其它鏡頭的遮光罩勒。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其實這個配件可是原廠貼心的美意唷,只要將配件安置在鏡頭的底部接口上,如果能順利的放上,那就代表該顆鏡頭適用于GXR MOUNT A12鏡頭模組,避免對鏡頭不熟悉的玩家,硬將鏡頭插入接口,而使感光元件受損。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其實在底片時代,就有不少品牌陸續(xù)推出過M接環(huán)的專用鏡頭,想當(dāng)然耳是以較友善的價格來爭取玩家的青睞囉!其中Voigtlander(福倫達(dá))在這領(lǐng)域中更佔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們家的鏡頭確實便宜又大碗,且光學(xué)品質(zhì)也不在話下,相信有不少內(nèi)行玩家也都瞭解這品牌的價值。畢竟只有一個焦段(LEICA F/3.8 24mm),拍起來不是很過癮,所以小編便跟福倫達(dá)的臺灣代理商『義文國際』,商借了這顆Voigtlander Nokton 50mm/F1.1,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他擁有F/1.1的大光圈,看到上圖這開放光圈的大眼睛是不是很過癮?。?!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鏡身材質(zhì)同樣為金屬製,這種手動鏡起家的品牌,依然堅持過去的傳統(tǒng),對焦環(huán)也維持滑順的手感,所以就算只能手動對焦,還是有固定的少眾玩家在支持!尤其是進(jìn)行錄影時,PAN鏡時搭配滑順的MF,效果則會更自然;目前市面上的日系品牌,其鏡頭對焦環(huán)的設(shè)計,還是無法像手動鏡那樣的Smooth。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這顆鏡頭不僅體積稍大,重量也來到428公克,與MOUNT A12合體后裝上GXR,雖然有些頭重腳輕的問題,不過以單手握持來拍攝還是OK的,記得裝個手腕帶操作時會更安心。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以上三張都是合體后的照片,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其比例。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雖然小編自己并未擁有GXR,不過也玩過了不少次,對他的介面及控作方式都還挺熟悉的,像這個圖像方面的設(shè)定大家也都不陌生吧!有豐富的色彩模式可以做控制,我的習(xí)慣就勢將鮮豔度、對比度、鮮明度各+1,且我這回均是拍攝RAW(.DNG)檔為主,目的就是希望能真正發(fā)揮MOUNT A12、及徠卡鏡頭的光學(xué)實力。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由于MOUNT A12僅支援手動對焦的M鏡頭,所以說對焦時全得靠機(jī)背那片三吋92萬畫素的液晶螢?zāi)?,與操作RF相機(jī)時以肉眼取景是完全不同的,當(dāng)然需要放大畫面來檢視才有辦法確認(rèn)合焦與否,MF的效率還是無法與RF相機(jī)相提并論啦!也因為如此,理光也在這邊下了功夫,提供了兩種對焦輔助的選擇,有點類似SONY NEX-C3所強(qiáng)調(diào)的『峰值等級功能』,往下來看看GXR MOUNT A12是如何表現(xiàn)這項功能吧!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首先對焦輔助必須開啟,并且選擇周邊照明的亮度,通常是越亮、邊緣輪廓也越明顯,當(dāng)然判斷也就越精準(zhǔn)囉。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開啟對焦輔助『模式1』,仔細(xì)看看上圖中的公仔,其輪廓是不是出現(xiàn)了白色的邊緣呢?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此時在將合焦的范圍往后移,再將目光轉(zhuǎn)移到上方的天花板,更能看清楚合焦的區(qū)塊。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可以利用GXR原有的局部放大功能以方便檢視。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而且還可以自訂局部放大的部位唷,ADJ鍵按下后選擇,再用方向鍵做調(diào)整。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小編最愛的整體放大功能來了,我將它設(shè)定為八倍,因為既然要放大就搞徹底一點嘛!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與局部放大一樣,同時也有放大部位可以做控制。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以上這個是對焦輔助『模式2』,開啟后對大的差異就在于畫面會呈現(xiàn)一種黑白版畫的感覺,到看到這裡有沒有發(fā)現(xiàn),螢?zāi)簧系陌咨€條看起來看為清晰?。∫惨驗楫嬅嬷械纳时怀榈袅?,多少還是會影下當(dāng)下的構(gòu)圖。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整體放大后,我將對焦位置放在公仔身上!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這張畫面我將對焦點延伸到無限遠(yuǎn),清晰的部份就如上圖所示,背景的線條明顯清晰不少。雖然不及SONY NEXC3『峰值等級功能』那樣可以選擇亮部的顏色,但還是能幫助玩家順利完成手動對焦,比較期待未來軔體更新后,能針對這部份再做加強(qiáng)。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由于MOUNT A12所搭載的鏡頭并非理光的產(chǎn)品,所以在新軔體中還特別加入『變形修正』及『色差修正』這兩項,讓搭載的鏡頭能藉由軔體做適當(dāng)?shù)男拚?,不過這兩項功能我這次并未用到,因為手中搭配的這兩顆鏡頭,并沒有類似的問題。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前面才跟各位提過,GXR MOUNT A12的接環(huán)并沒有電子接點的設(shè)計,所以也讀不出你當(dāng)下是使用哪顆做拍攝,小編一開始也是被這點所困擾,后來發(fā)現(xiàn)原來從『編輯個人設(shè)定』內(nèi)可以做輸入的動作;之前的GXR模組同樣也有三組個人設(shè)定可以快速選擇,且可以進(jìn)行命名!既然我分別是接上徠卡及福倫達(dá)的鏡頭,那就以英文名稱作命名吧(廢話~又不能打中文 )!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接著再進(jìn)入細(xì)部選項,可以看到一個『輸入鏡頭資訊』的功能,包括可以輸入詳細(xì)的鏡頭名稱、該鏡頭的焦段、還有最大光圈的數(shù)值。像小編輸入徠卡鏡頭的資訊,就真的是超長一串,好險還塞得下!焦段與光圈也一併打上囉。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因為這次收到的GXR系統(tǒng),其中也包括了最新的28mm A12,雖然它跟MOUNT A12是採用同一塊感光元件,但鏡頭總是不同嘛!我知道拿徠卡與RICOH LENS相比可能有些勝之不武,但新產(chǎn)品在手難免手癢嘛!還是進(jìn)行了簡單的測試。這裡要解釋一下28mm A12是等效焦長,而徠卡及福倫達(dá)鏡頭上面的焦段還是實體焦長唷,需乘上1.5倍的焦長轉(zhuǎn)換才是等效焦段;為了維持公平性,這三顆鏡頭的拍攝條件基本上我都維持相同的數(shù)據(jù),以光圈先決拍攝、光圈分別取F4及F8作業(yè)、感光度固定在ISO200、對焦距離皆”無限遠(yuǎn)”,因為是拿風(fēng)景照做測試。

    其中福倫達(dá)的測試可以說是拿來插花的啦!畢竟它乘上等效后,焦段都達(dá)到75mm了,跟28mm A12比拼實在是說不太過去;而徠卡鏡頭的等效焦長是36mm,拿來跟28mm A12相比,不論在哪種光圈或是裁切位置下,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的表現(xiàn)皆是壓倒性的勝利,尤其是『F/8、邊緣畫質(zhì)』之中,岸邊的小石頭,更可以看出顯著的差異,徠卡真是有它的價值!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ADJ快速鍵相當(dāng)?shù)膶嵱?,且?nèi)容可依使用者自訂,以上是我自訂的項目,讓各位做參考,其中感光度其實可以直接以ADJ左右鍵來控制。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Fn1及Fn2同樣也可以隨心所欲的進(jìn)行自定義,由于對焦輔助我都是全程開啟,但真正要進(jìn)行手動對焦拍攝時,我還是需要『整體放大』進(jìn)行更精確的MF,不然拍到失焦的畫面,真會讓人感到頭痛。另外黑白照也是我的需求,但我忘記我都是以RAW檔為主,輸出時還是得靠軟體做去飽和的動作。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在動畫拍攝上,A12依然維持的720P的格式,這點小編就不再贅述啦!不過裝上手動鏡的好處就是錄影途中可以任意的控制光圈大小,還有選擇合焦的范圍,下面可以看到小編提供的影片范例。前面曾介紹過MOUNT A12已擁有實體的快門簾,所以快門釋放的同時也會有清脆的快門聲;但這種聲響可能不適合出現(xiàn)在特定的場合,所以原廠特別在場景模式內(nèi)加入『電子快門』的功能,按下時完全不會出現(xiàn)任何的聲響,處于靜音的狀態(tài),但快門受限在1/8000-1秒。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目前官方針對GXR所釋出的最新軔體僅到Ver. 1.36,但小編手中的GXR及MOUNT A12,均已升級至最新的Ver. 1.38版本,當(dāng)中出現(xiàn)的新功能在前面差不多都為大家做過介紹了,??!還漏了一項~那就是MOUNT A12的感光度新增了ISO LO的選項,過去A12的鏡頭模組最低都只有ISO 200的選項。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基本顯示時,只會出現(xiàn)曝光資訊,此時搭載的是該顆徠卡鏡頭,好在有輸入光圈值,不然根本就不會知道當(dāng)前是用哪顆鏡頭啊…將畫面切換到詳細(xì)資訊后,便可以看到小編所輸入的鏡頭名稱、焦段,至少整理照片時不會一頭霧水,我一開始拍的都沒輸入到啦!想到要整理照片就頭大…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以上分別是MOUNT A12+福倫達(dá)、及28mm A12的拍攝資訊。

   使用MOUNT的這段期間總覺得自己拍不好,一方面是需要熟悉RF鏡頭的特性,那就是不怎麼友善的最近對焦距離,另一方面則是從螢?zāi)簧夏媚笫謩訉箷r的準(zhǔn)確度,到最后整理照片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拍了有900張的照片,因為在對焦輔助的情況下,MF的準(zhǔn)確度還是有限,真的很難一張定生死,當(dāng)初玩LEICA M9時反而還沒有這種問題呢,疊影對焦只要肉眼判斷合焦成功,所得到的結(jié)果基本上不會有特別的誤差!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但靠GXR的三吋92萬畫素LCD,可就沒那麼容易啦。簡單的說就是MOUNT A12只適合慢慢拍啦!否則只是徒勞無功,因為根本沒準(zhǔn)焦,當(dāng)然這也是需要經(jīng)驗的,習(xí)慣之后~手動對焦的速度當(dāng)然也會跟著進(jìn)步囉。

    雖然手動對焦是個挑戰(zhàn)!但裝上LEICA鏡頭后確實能體會到那驚人的解像力,當(dāng)然也證明了LEICA的品牌價值絕對是其來有自,可不是在賣可樂標(biāo)而已;但是也因為APS-C片幅的緣故,還是無法發(fā)揮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全部的實力,該有的立體感甚至是玩家們口中所謂的空氣感,也較難被詮釋出來,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至于這顆鏡頭在透過MOUNT A12所得到的影像,似乎也少了我過去所熟悉的徠卡味(LEICA X1及LEICA M9),其色彩表現(xiàn)比較像是我所熟悉的GRD或是GXR 28mm A12的發(fā)色。

    原本我是打算用原廠光碟內(nèi)的Irodio Photo & Video Studio來轉(zhuǎn)檔,但轉(zhuǎn)完之后發(fā)現(xiàn)色調(diào)真是太詭異了,跟原始的JPG圖檔天差地遠(yuǎn),后來逼不得已才改用Adobe Photoshop CS3來轉(zhuǎn)檔,沒想到它輸出的成果居然跟原始JPG的調(diào)性是如此的契合。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所以最后就放棄使用原廠提供的Irodio Photo & Video Studio了,而在這裡也要感謝女性版編輯"愛曼達(dá)"的支援,剛好她是RICOH GRD3的愛用者,讓我有機(jī)會挑戰(zhàn)一下MF拍攝人像的感覺,拍完后~感覺她皮膚的亮度被-20多左右...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理光GXR+徠卡頭 M卡口A12新模塊體驗

    其實MOUNT A12的出現(xiàn)小編比較把它視為原廠『試水溫』的作品!待市場反應(yīng)收集足夠后,第二彈的可換鏡頭模組說不定會更誘人,畢竟MOUNT的對象還是一些老玩家,尤其是對M8/M8.2/M9價格花不下手的;再說M機(jī)身轉(zhuǎn)其它鏡頭的接環(huán)目前尚未普及,要拉攏GXR或是M接環(huán)以外的玩家也不是那麼容易,總之就只能有待時間來證明RICOH獨到的眼光囉?!?


本文轉(zhuǎn)載編譯自http://www.mobile01.com/,內(nèi)容不代表本站及編輯觀點,僅供感興趣的讀者參考閱讀。如有不妥,請與我們?nèi)〉寐?lián)系<

0人已贊

關(guān)注我們

泡泡網(wǎng)

手機(jī)掃碼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