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手機不再單一 同時融合時尚高配
我們以前在購買智能手機的時候總會比較它們的硬件、軟件,現在購買手機的的時候其硬件、軟件配置幾乎都是一樣的,我們就開始考慮一些其他功能,比如三防技術。然而三防技術最開始并不是從手機開始發(fā)展的,三防技術最初應用于軍用電子設備,為防止惡劣環(huán)境對軍用電子設備的影響,為增強軍用電子設備的環(huán)境適應性,降低故障率。隨著電子設備的全民普及,隨著消費者對功能多樣性的要求,三防技術也開始應用于百姓的手機。
在十年前,愛立信的“大鯊魚”以“三防機”亮相,推出了三防功能,那時的三防還是硬朗的裝甲似外型,附加的三防功能增加了手機本身的成本,其自身配置也就不如同期其他旗艦機一樣出色了。不過至少三防技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盡管它和手機是如此簡單的融合。
慢慢地,三防技術在民用手機中漸漸普及,人們生活中的許多方面都受其恩惠。三防技術不僅可以保護用戶手機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據了解,北京電視臺《生活實驗室》最近的一期節(jié)目中《流竄的菌》中曝光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數碼產品“手機”竟然比廁所細菌高18 倍,這高科技產品成了致病元兇,如果手機被家中好奇的寶寶拿去玩耍,那么就會成為一大隱患。而可以防水的產品,經過水洗即可大大避免細菌的交叉感染。由此可見手機防護的重要性。此外,還延伸到了用戶娛樂方面,比如戶外運動就從中得益,防摔、防水的功能在這里起到了很大作用。以此,專業(yè)三防手機的市場日漸豐富,但專業(yè)三防手機的外觀總是硬朗、堅挺,可能還會很笨重,這不是大眾所需,大勢所趨。
手機的三防技術經過十年的沉淀,究竟有多少技術上的突破? 無非是防護能力更強了。不過再強的防護能力也比不上軍用電子設備的三防技術。所以我們作為大眾消費者為何還是需要三防技術的發(fā)展,其實就是期望三防能夠與本身手機的外觀、配置更好的結合起來。
從最開始,為了基本戶外通信而孕育的手機三防技術,到如今智能手機時代,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在不斷融入到大眾消費者的生活當中。三防技術與手機本身的結合,不再是簡單設計到一起的理念,而是不再缺乏時尚、美感、科技感的理念。最近有媒體曝光了”新三防手機排行榜“,其中向網民們推薦了SONY L36H、TABLET Z2款產品。其中索尼L36H,在保證三防機功能的基礎上,也達到了設計工藝纖巧的效果,軟硬件配置也是同期旗艦機水平;索尼LT26w三防機,不僅可支持“濕手指”操作,機身頂部的所有接口也都有蓋子可封住,從而達到防塵防水的目的,甚至可在最深1.5米的凈水內放置最長30分鐘,此外采用的還是大屏時尚設計外觀。
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給了我們如此多樣化的選擇,三防手機的選擇也不再單一。在這樣的多技術融合中,我們沒有理由不需要“三防”,進一步說,我們不僅需要“三防”,更需要“時尚三防”,防水、防塵、防流感的同時還有著“美”的享受。這樣,在融合之后,在智能手機時代,人們才能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更好體驗到舒適與便利?!?/P>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