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散熱器做工 才能選出靜音好顯卡
當然我們可以舉個例子看看,用一塊顯卡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分析。筆者直接從庫房拿出一個目前比較火的微星R9 290X Gaming顯卡,根據(jù)介紹說,顯卡的散熱器采用Twin Frozr V散熱系統(tǒng)。那么我們就結合微星的這個Twin Frozr V系統(tǒng),看下顯卡散熱器是如何合理設計的。
微星R9 290X Gaming顯卡
●看熱管彎曲度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一些熱管的特性,那么一款散熱器的是否性能足夠出色,頭一個最重要的就是看熱管,看熱管是彎曲度是否很多,看熱管是否保持圓柱體狀態(tài)。
微星R9 290X Gaming顯卡 散熱器
從上面這張圖,我們就能看出這款散熱器使用了1根8mm(最中間那根)和4根6mm直徑的熱管,除了底部進行180度彎折的熱管之外,大部分熱管都是處于較為直通的狀態(tài),并且彎曲度也比較小。相比較其他熱管通通進行180度彎折的“大螃蟹”狀散熱器熱管,較為直通的熱管設計,在散熱性能上,要好的多。
微星R9 290X Gaming顯卡 底座和熱管
不過可能是因為散熱器整體大小尺寸,以及散熱器高度的考慮,散熱器的熱管的升華端,都被扁平化處理了,不過僅僅是熱管的開始一部分被扁平化。所以影響的范圍相對有限。另外如果將顯卡核心熱量的大部分導出到兩段式鰭片的另外一片上,4根熱管的搭配還是足夠的,尤其中間還有一根8mm的熱管,那么導出的熱量會更高效一些。
普通顯卡散熱器熱管處理
普通散熱器來說,由于工藝和成本問題,所以熱管打了幾個彎。當然則樣做的目的其實比較明顯,主要就是讓不明事理的消費看到顯卡的熱管不少,散熱能不錯,但是根本就不知道,原來熱管在內部已經“七扭八歪”了,很是影響散熱的效果。
●看熱管的排布
除了我們需要很直觀的看清顯卡散熱器熱管彎曲度之外,還需要了解一下熱管的分布,如果熱管分布不均,很可能讓散熱器的鰭片散熱的功效喪失不少。當然,通常來講,大廠在做顯卡散熱器是,都會考慮到熱管以及顯卡鰭片導熱是否均勻的問題。不過謹慎起見,還是要多看一眼。
微星R9 290X Gaming顯卡 熱管排布
剛才我們舉過反例的那個顯卡散熱器,就能夠很清晰地看出熱管的分布,非常均勻。而再來看微星的這個R9 290X Gaming顯卡的散熱器熱管分布,比較另類一些。
熱管分布
這里可以稍微做些小說明,顯卡鰭片分為兩段式,其中一端比較容易解釋,熱管的排列成均勻分布,中間8mm熱管,距離兩側6mm熱管的距離稍大一些,主要也是因為8mm熱管攜帶熱量多,傳導在鰭片上的熱量也就大,鰭片熱輻射的面積也就相對要大一些。并且我們可以看到風扇可以直接吹透鰭片,為其散熱。這里的散熱方式比較單一一些。
熱管分布
而在另外一端的鰭片上,這里的情況就相對復雜一些,由于底部有散熱底座,并且與熱管相連接,熱管也被直接“拍扁”,另外能夠從看出底座有大面積的金屬區(qū)域與這一側的鰭片相連接,也就是說。在這一端的鰭片,既有根6mm的鰭片進行導熱,同時GPU熱量還能夠通過底座直接傳導到上方的鰭片上,相對比較復雜的復合型工作環(huán)境。而相比較普通的結構的散熱方式,這樣的設計,有兩個好處,首先是可能更覺有效的利用底座銅板的導熱能力,而其次是這樣做比較節(jié)省材料和制作成本。
●看鰭片工藝
其實無論是對于顯卡散熱器還是CPU散熱器來說,除了熱管質量和排布之外,散熱性能的好賴,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鰭片的利用率。前面我們剛說完的熱管分布與鰭片也有著一些聯(lián)系。因為對于散熱器來說,把GPU核心的熱量導出來,是一個回事,把如何高效的將熱管冷凝端的熱量,更高效的導入到鰭片上,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如果熱傳導做的不好,那么熱管就會被“熱死”,顯卡也會被熱死。
顯卡鰭片
一般來說,高端、發(fā)熱量較大的顯卡,在鰭片的工藝上,都會是用回流焊的技術,將熱管與鰭片直接焊死,這樣會讓熱管與鰭片貼合的更加緊密,熱能的導入更加高效。
散熱器厚度超薄
當然,如果我們用圖片中這款微星R9 290X Gaming顯卡舉例來說,因為散熱器屬于超薄型,所以就需要熱管更加高效的將熱管的熱量,導入到鰭片上,讓鰭片發(fā)揮非常好的的功效。另外,還需要注意下鰭片的整體搭扣的質量和密度空隙是否整齊。
傳統(tǒng)扣Fin工藝的顯卡散熱器
相對于中低端的顯卡或者發(fā)熱量相對較小的顯卡來說,太高規(guī)格的散熱器制作工藝,實在是有點太浪費了。所以一般都是以“扣Fin”這樣的方式讓熱管與鰭片貼合,不過這樣的就會造成鰭片密度不均勻,有些鰭片會與熱管貼合不緊密等等,會影響整體的散熱性能。所以對于微星R9 290X Gaming這樣的高端顯卡,而且還是使用超薄散熱器的顯卡,其鰭片制作工藝需要相當?shù)木?,才能夠滿足顯卡散熱的需要。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