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腿雙核心!PD805對決A64之終結(jié)測試
■ 規(guī)格探秘 600元差價分析
首先,我們從規(guī)格上了解一下PD 805,下表是其和PD 820的細節(jié)對比,兩者市場售價相差600元左右。
PD 805(2.66GHz) | PD 820(2.8GHz) | |
系列型號 | Pentium D | Pentium D |
核心類型 | ||
封裝 | PLGA | PLGA |
針腳數(shù) | 775 | 775 |
制造工藝 | 90nm | 90nm |
主頻 | 2.66GHz | 2.8GHz |
倍頻 | 20 | 14 |
前端總線 | 533MHz | 800MHz |
系統(tǒng)總線 | 133MHz | 200MHz |
支持指令集 | 支持MMX、SSE、SSE2、SSE3多媒體指令集和EM64T 64位運算指令集 | |
一級數(shù)據(jù)緩存 | 16KB | 16KB |
一級指令緩存 | 12KB | 12KB |
二級緩存容量 | 2048KB | 2048KB |
額定電壓 | 1.4V | 1.4V |
工作功率 | 95W | 95W |
多核心 | 支持 | 支持 |
64位運算 | 支持 | 支持 |
我們看到,和其他PD 8xx系一樣,這款處理器也是采用SmithField核心,90nm工藝制程,集成晶體管數(shù)量達到2.3億個,處理器核心面積為206平方毫米。采用LGA775接口,2MB L2緩存,支持SSE2/SSE3和EM64T等指令集。區(qū)別在于,PD 805的外頻僅為133MHz,也就是533MHz FSB,而正規(guī)PD 8xx系列均為800MHz FSB。

Pentium EE和未來的Conroe都以1066MHz FSB為基礎(chǔ)
在這個800/1066MHz FSB的時代,Intel卻放出一顆533MHz FSB的PD 805擔(dān)當(dāng)雙核鋪路人,這的確讓人無法理解。前端總線對于處理器性能影響非常大,它直接影響到帶寬、運算能力等多個方面,這也能夠解釋,為什么Intel沒有將PD 805向各大媒體送測了,似乎Intel自己對于PD 805的性能也沒有信心。
■ 533MHz“殘次品”再現(xiàn)中國市場
從去年開始,Intel推出了不少533MHz FSB的產(chǎn)品,這里所說的不是Celeron,而是針對中高端市場的P4,例如P4 506、516等等,而這樣產(chǎn)品大多還是以中國市場為主要供貨地區(qū)。現(xiàn)在Intel又將這個策略帶到了雙核產(chǎn)品線上,并且還是主要針對國內(nèi)市場,這多少有些讓人惱火,難道以為中國的消費者就都是看不懂編號,只配購買533MHz的“殘次品”?
在Intel給PD 805制定的策略中,似乎“價格”成為其唯一的賣點,千元的雙核確實吸引人,許多不知內(nèi)情的消費者都認為“1+1=2”是不變的真理,雙核就一定要比單核強,已經(jīng)開始計劃去購買PD 805。而今天我們就想看一看PD 805的實際性能究竟如何,對于這樣一款主要針對中國市場銷售的533MHz FSB雙核處理器,我們覺得有義務(wù)向您展示其性能的真實一面。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