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對抗!閃龍3200+ Vs 65nm賽揚347
分享
● 測試平臺
測試平臺 | |
處 理 器 | AMD Sempron 3200+ AM2(1.8GHz/128KB L2) Intel Celeron D 347 (3.06GHz/512KB L2) |
主 板 | 華碩M2-CROSSHAIR(nForce 590SLI) 技嘉DS3(Intel P965) |
顯 卡 | NVIDIA GeForce 7900GS |
內 存 | 海盜船DDR2-667 512MB×2(CL 4-4-4-12) |
硬 盤 | Seagate 7200.7 80GB |
電 源 | Tt toughpower 750W |
驅動程序 | |
主板驅動 | nForce Forceware 6.70WHQL |
顯卡驅動 | Forceware 91.47 |
操作系統(tǒng) | Windows XP + SP2 |
測試我們選擇了華碩M2-CROSSHAIR和技嘉DS3主板,分別針對AMD和Intel平臺,這樣那些為了未來升級做準備的朋友可以更好的參考成績。內存選擇海盜船DDR2-667 512MB×2,顯卡GeForce 7900GS,可以說其他配件都不會限制處理器性能的發(fā)揮。以下是測試成績。
● CPU理論測試

SuperPI 1M位測試是大家接觸最多的測試了,閃龍3200+用時48秒,比賽揚D 347慢了將近2秒,后者頻率以及緩存容量上的優(yōu)勢在這里得到體現(xiàn),AMD閃龍3200+ 128KB L2,影響了其發(fā)揮。

在酷睿架構推出前,類似WinRAR這樣的文件處理任務一般都是AMD處理器占得優(yōu)勢。這次的對比也不例外,雖然賽揚D 347頻率很高,但成績上還是落后于閃龍3200+。

CPUMark99是一款非常老的測試軟件了,但對現(xiàn)今的處理器依然適用,主要考察整數運算性能。在這項測試中,兩款處理器成績相差非常明顯,賽揚D 347只取得了168分,似乎比90nm同規(guī)格產品還要低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