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jié)“唯DVI論”!實測打破DVI畫質(zhì)
我們的測試會以DC拍照的方式進行。在將顯示器接入不同的接口后,屏幕會顯示預(yù)先設(shè)定好的畫面,隨后用DC捕捉此畫面,然后再作二者的對比。我們使用的數(shù)碼相機為尼康4500,2厘米的最大微距加上2272×1704的分辨率,將對字符的清晰度作出最直觀的說明。

我們的測試平臺
無論是針對DVI還是D-Sub接口的測試,屏幕的各項參數(shù)均會保持一致。具體為:亮度100%,對比度50%(此時可以顯示出最完成的灰階)。色溫6500K,RGB三原色均保持在50。在測試D-Sub接口性能前,我們會動用顯示器的“AUTO”功能,以將屏幕的幾何參數(shù)(時鐘、相位)調(diào)制到非常好的狀態(tài)。相反,由于DVI接口具有先天性的幾何優(yōu)勢,因此就可以省去這一步。
由于測試樣品L1730P并沒有提供“輸入信號選擇”的功能,因此我們就不能通過OSD來實現(xiàn)不同接口的切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選擇了在關(guān)機后“插拔”線的方式,來完成DVI與D-Sub接口切換。
DVI與D-Sub線均帶有屏蔽環(huán)
這樣的操作固然繁瑣,同時也不能百分白的保證所拍攝的畫面的完全一致,還請讀者朋友見諒。但我們會盡量做到相機的穩(wěn)定、屏幕的靜止與所示畫面的一致,以將受干擾因素降至最低。實際上,所拍的圖片僅有極微小的偏差,并不會對測試結(jié)果構(gòu)成影響。
測試軟件方面,我們選擇了PassMark出品的Monitor Test 2.1,以及一個很小巧的顯示器測試軟件DisplayX,它只有48K。
具體測試分為以下幾個大項目:
·字符清晰度(銳利度)測試
·256級灰階測試
·三原色測試
·色彩過渡測試
·實際圖像測試
·長時間放置后,幾何性能穩(wěn)定性測試<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