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是如何玩的?6600超頻背后的故事
分享
早在Pentium III時代,CPU核心頻率就已經(jīng)突破了GHZ。在更早前的某一天,NVIDIA第一個提出了GPU的概念。我們也嘗試著象看待CPU一樣去看待顯卡圖形芯片。對于CPU來說,好象除了核心頻率的提升,我們很難在日常應用中體驗這一代處理器在性能上究竟有多少超越了前代產(chǎn)品。而顯卡圖形處理核心GPU卻全然不同,每一代產(chǎn)品的更新?lián)Q代,我們都能從圖形處理性能以及新特效方面,感受到新一代產(chǎn)品為我們帶來的全新視覺體驗。

GeForce 4核心
和CPU相比,圖形卡芯片GPU是另外一種文化。從GeForce 4時代開始,我們就已經(jīng)習慣了低端顯卡核心頻率250MHZ,高端顯卡核心頻率不超過500MHZ。GPU,不需要象CPU一樣無限無限制的去提升頻率。雖然處理器總會有一些頻率之外帶給用戶的好處。但無論如何,用戶看到的只是頻率提升帶來的好處。
而圖形處理器不一樣。一個優(yōu)秀的架構足以令性能產(chǎn)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如GeForce 6系列一樣。多少年以后,圖形卡的核心頻率GHZ時代會來?沒有人知道。但如今顯存GHZ時代已經(jīng)到來了。嚴格來說,手動超頻一點點就足以讓你享受顯存的GHZ快感。繼CPU后,顯存的GHZ時代早于圖形處理芯片來臨。<
0人已贊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