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哥,上位!賽揚D打敗AthlonXP的六
賽揚處理器向來是“成也緩存,敗也緩存”。緩存小了,成本低了,價格便宜了,可是帶來的是性能的低下。而緩存增大了,性能是提升了,但成本也升高了,而且這樣就直接影響到了主流產(chǎn)品例如P4/PIII的銷售,起不到賽揚該起的作用。這都不是INTEL所愿意看到的,所以如何把握好緩存的“度”,是賽揚成敗的關(guān)鍵。
Prescott核心
Northwood核心的賽揚和P4都只有8KB L1數(shù)據(jù)緩存(和12KB指令追蹤緩存),而Prescott核心的P4和賽揚D都擁有16KB L1數(shù)據(jù)緩存(指令追蹤緩存不變)。由于P4 E的L2緩存比較充足(1MB),所以L1的提升對其緩存命中率的幫助并不明顯。而賽揚D的256KB L2滿足不了它的胃口,所以提升L1,對提高緩存命中率的幫助是很大的。
Northwood P4的L2是512KB,相應(yīng)的P4賽揚的L2是128KB,正好是其1/4。而Prescott P4 E的L2是1MB,相應(yīng)的賽揚D的L2是256KB(都與處理器核心頻率同步),也是其1/4。雖然看上去,都是按1/4的比例來“縮水”的,但是最終表現(xiàn)的結(jié)果卻大不一樣。
Prescott與Northwood在Cpu-Z 1.21中的對比
因為比例是一回事,而需求又是另一回事。對于Northwood來說,128KB的緩存滿足不了它的需求,所以P4賽揚的性能比P4差了很多;而對于Prescott來說,1MB的緩存又超過了它的需求,命中率并沒有得到相應(yīng)的提升,所以P4 E卻并未得到太高的性能提升。但這樣一來按“1/4”比例分配給賽揚D的256KB L2,對其而言卻如同雪中送炭了。
從我們熟悉的瓶頸角度來談。也就是說目前賽揚最大的瓶頸在于L2太小,嚴(yán)重限制了核心性能的發(fā)揮,所以對L2容量的任何一點改善都大大有助于核心性能發(fā)揮,從而表現(xiàn)為明顯的性能提升。而對于P4來說,緩存容量已經(jīng)不是瓶頸所在,因此即使增加100%,對性能提升也很有限。
結(jié)論:給Northwood核心的P4賽揚配上16KB一級緩存和256KB二級緩存,可能它的性能不比賽揚D差太多。
理由充分度:★★★★★<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