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緩存夠用?酷睿2家族6大系列橫評
分享
在酷睿2剛推出的時候,相比前代產(chǎn)品Pentium4/PentiumD革命性的核心架構(gòu),超大容量的共享式二級緩存,勾起了無數(shù)人對性能的期待。不過剛開始Intel對產(chǎn)品線的劃分不夠人性化,同為E6X00系列,只有高頻的E6600、E6700和X6800擁有4M二級緩存,低頻的E6400和E6300僅有2M緩存,這就使得4M成為高端的代名詞,也成為一些囊中羞澀玩家的夢想。

當初E6600的定價也在2000元以上,所以4M緩存難以進入平常百姓家。隨著酷睿架構(gòu)制造工藝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改變,后來的E6320、E6420、E6550等都將二級緩存增大到4M,并且進一步提升前端總線,再加上價格逐漸逼近千元,4M二級緩存的E6XX0取代了早期的E6X00成為了中端市場的明星產(chǎn)品。
此次測試我們使用的是4M L2系列唯一一款至尊處理器Core 2 Extreme X6800,這款CPU一經(jīng)發(fā)布就取代曾經(jīng)的雙核之王Althon 64 FX62,成為全球各大媒體評測室的高端基準測試平臺,相信大家在很多評測中都能夠看到它那繁忙的身影。
X6800采用65nm工藝Conroe核心,前端總線為1066MHz,4M共享式二級緩存,Extreme系列不鎖倍頻,而且是Intel官方篩選出來的體制非常好的的核心,超頻能力是65nm中的佼佼者。本次測試并不局限于X6800本身,而是用其代表4M緩存的酷睿2 E6XXX全系列,以體現(xiàn)65nm工藝下4M緩存的性能。
<
10人已贊
第1頁:選購Intel處理器:誘人的二級緩存很貴第2頁:提高CPU性能的5種手段全面解析第3頁:45nm工藝助陣,二級緩存容量提升50%第4頁:4M系列——E6XX0,昔日的夢想第5頁:2M系列——E4X00,平民的酷睿2第6頁:1M系列——E2XX0,奔騰重出江湖第7頁:512K系列——E1200,人皆可以雙核第8頁:6M系列——E8X00,45nm致命誘惑第9頁:3M系列——E7X00,L2黃金分割點?第10頁:2M系列——E5200,平民的法拉利第11頁:同頻率公平對決!六款CPU L2性能橫評第12頁:SiSoftware、ScienceMark:與緩存大小無關(guān)第13頁:Fritz 10、CineBench:大緩存逐級提升第14頁:X264、WinRAR:512K明顯力不存心第15頁:3DMark、PCMark:1M就夠用了第16頁:DX9游戲Half-Life2:1M不會造成瓶頸第17頁:DX10游戲Crysis:3M最好更大沒用第18頁:性能分析:二級緩存多大最合適?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