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緩存夠用?酷睿2家族6大系列橫評
分享
伴隨著工藝的進步,INTEL CPU也進入更新?lián)Q代時代,E7X00取代E4X00也成了計劃上的日程,與上一代的Core 2 Duo E4X00系列處理器相比,基于45nm制程的Core 2 Duo E7000系列處理器在核心規(guī)格上有了顯著的提升,包括更高的FSB總線頻率、更大的二級緩存容量以及多種新技術(shù)的加入,E7000系列產(chǎn)品的頻率以及緩存容量都要比目前的E4000系列高出一個檔次,用戶可以用到相近的價格來購買到性能更強的產(chǎn)品,取代E4000更是勢在必行。
在國內(nèi)的DIY市場里,長期以來一直有著“得中端者得天下”這樣的說法,根據(jù)目前的國情需求,高端產(chǎn)品雖性能強悍,但是實際需求卻鳳毛麟角,而低端產(chǎn)品又利潤太薄,所以中端產(chǎn)品才是兵家必爭之地,并且一直深受國內(nèi)玩家的歡迎。E7200作為首款入門級45nm產(chǎn)品,對于消費者的誘惑可想而知,45nm帶來的低功耗和高性能一直是玩家所追捧的首要條件。
相比E8X00系列6MB二級緩存CPU價格的昂貴,削減一半二級緩存后的E7X00系列,性能下降不多,但價格更加平實,上市初期不足千元的價格,極強的超頻性,讓人想起了當年的叱咤風云的酷睿E6300,而在E7200推向市場后,也獲得了不錯的銷量。
10人已贊
第1頁:選購Intel處理器:誘人的二級緩存很貴第2頁:提高CPU性能的5種手段全面解析第3頁:45nm工藝助陣,二級緩存容量提升50%第4頁:4M系列——E6XX0,昔日的夢想第5頁:2M系列——E4X00,平民的酷睿2第6頁:1M系列——E2XX0,奔騰重出江湖第7頁:512K系列——E1200,人皆可以雙核第8頁:6M系列——E8X00,45nm致命誘惑第9頁:3M系列——E7X00,L2黃金分割點?第10頁:2M系列——E5200,平民的法拉利第11頁:同頻率公平對決!六款CPU L2性能橫評第12頁:SiSoftware、ScienceMark:與緩存大小無關(guān)第13頁:Fritz 10、CineBench:大緩存逐級提升第14頁:X264、WinRAR:512K明顯力不存心第15頁:3DMark、PCMark:1M就夠用了第16頁:DX9游戲Half-Life2:1M不會造成瓶頸第17頁:DX10游戲Crysis:3M最好更大沒用第18頁:性能分析:二級緩存多大最合適?
關(guān)注我們



